金缮造物重生

撰文丨黄小敏

  十五世纪下半叶的一天,室町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政从下人手中接过青瓷茶碗后,原本因充满期待而亢奋的心情瞬间跌落到谷底。此时室町幕府的威望江河日下,与足利义政的爷爷、第三代大将军足利义满主政时远不可同日而语,不仅有权势的大名对足利氏虎视眈眈,就连家族内部也斗争频繁,让足利义政每日如坐针毡。

  当得到那只产自中国南宋时期龙泉窑的青瓷茶碗后,足利义政便为其晶莹剔透的釉面、沉稳如止水的内敛造型所折服,只是碗身的裂痕确实碍眼,这位被内忧外患所扰的幕府大将军便想将其修复如初,为此特意遣人将青瓷碗送回中国,请技艺精湛的工匠以锔瓷技术予以修补。

木匚金缮供图

  中国匠人以金属锔钉咬合瓷碗裂缝,足利义政看到修复完毕后的器物,就像被一只蝗虫所依附,顿时兴味索然。由于此碗的锔钉形状酷似蚂蝗,为此后人便将其命名为“蚂蝗绊”。据说也正是这次不甚成功的器物修复经历,让日本工匠开始思索更为完美的工艺品修缮方式,金缮修复法因此诞生!

  何种工艺能将破碎的器物进行复原,又能赋予器物的二次生命?许多人都会想到“金缮”和“锔瓷”,而曹明建给出的答案是金缮,这是一项在日本工艺界颇为流行的传统手工技艺,日语中称为“Kintsukuroi”。

bendian本店供图

  追根溯源的话,金漆修补(日本叫金缮修补)起源于中国髹饰工艺的金泥工艺,严格意义上属于漆艺的范畴,修复所用的主要材料为生漆和金箔。用天然、未添加任何化学物的植物漆黏合瓷器的碎片或填充缺口,再将漆的表面敷以金粉或者贴上金箔。器物的伤口上像是融了些许的金子,有缺陷的部分被突出,但并不突兀。经验丰富的艺人修复完毕的金缮作品,看上去甚至比完整的器物还要增色不少。

木匚金缮供图

  这也是部分国内学者反对金缮起源于日本说法的原因,他们认为金缮既然属于传统大漆(大漆,又名国漆、生漆、土漆、木漆,产于我国四川、陕西、河南、山西等地,日本、朝鲜、老挝、越南、缅甸等国亦有出产)技艺的一种,那它应该算是中华民族的创造物。更有引经据典者指出,明代黄成所著的《髹饰录》一书中,便有“补缀:补古器之缺”的文字记载。可无论是日本起源说还是中国创造说,皆认为金缮相对于锔瓷等技术,更能维护被修复器皿的完整。

木匚金缮供图

  据曹明建的女友刘琴介绍,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日常生活器皿破碎后,主人通常不会给予修复,这使得补铜锅、镶菜刀等古已有之的修复技艺濒临消失。但由于某些人的惜物之心,让诸如金缮等较为特殊的器物修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   主修平面设计专业的刘琴于三年前来到景德镇,从古玩市场收购了不少古瓷残件,本想请人将它们修复,但因补瓷师傅要价不菲而作罢。经朋友推荐,刘琴认识了主攻大漆创作的曹明建,向后者学习金缮技艺。

bendian本店供图

  如今,刘琴已经暂时关闭了由她一手创办的陶瓷作坊,转而与曹明建从事漆艺及金缮技术研究。不仅是大漆、面粉与金粉,银、瓷粉等材料也常被刘琴作为修缮器物的原料使用。

bendian本店供图

  从天津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毕业的曹明建介绍,中国漆艺所使用的生漆,也名国漆、大漆,是取自漆树的原液,原本呈胶状的生漆经自然风干后,就会显现出既坚且牢的物理特性,能耐酸、耐热、防腐。在金缮艺人眼里,它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能呈现出美丽的光泽和色彩,将其涂于器物的表面,不但可以保护器物,而且具有美化与装饰的作用。能借助金缮修复的器皿品种很多,其中以瓷器和紫砂器居多,除此以外也可以修复竹器、象牙或小件木器,玉器等。

bendian本店拍摄

  在向笔者叙述金缮这门技艺时,刘琴说:“当我把一种器物修缮完后,觉得这个器物非常精美且有意思时,会舍不得还给物主。有时,我会联系哪位物主说‘借我把玩几天吧’,几天后又不得不物归原主。”这种可以赋予器物的二次生命的金缮技艺,以及金缮所呈现的别样美学精神,让刘琴深深地爱上了金缮。

  为了对金缮有更多认识,笔者来到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梅琳玉的工作室就位于此地。年10月,一条有关金缮技艺介绍的视频短片在网络流传,不少手工艺爱好者纷纷将其通过   与曹明建那堆满各类陶瓷、漆艺及各类手工工具的工作室相比,梅琳玉的工作场地显得空旷不少,室内置有一张修缮器物的办公桌,上面摆放着用于修缮器皿的工具、金缮器物的半成品以及各类陶瓷碎片。

一善门供图

  梅琳玉称经过金缮处理的器物,因原器物本身的材质、纹饰、色泽不同,为此所呈现的美感也各异;器物原本的伤口,因为金的加入,变得醒目却不突兀,为此有了别样残缺的美。

  谈起为何不去学习锔瓷,梅琳玉回答说,因为锔瓷需要在器物上打孔锔钉,才能起到修复的作用,而她不想对破碎的器物再造成二次伤害,为此选择了对器物改动较小的金缮,她认为金缮师在修复器物时,以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为指导,能赋予器物别样的美。

木匚金缮供图

  事实上不同金缮师的工作风格也大不相同,大致可分为随器修补、随色修复与随性创作三派,“随器”派以恢复器物的使用、陈设等功能为第一要务,通过修补去延长破损器物的使用寿命、以或艳丽或沉稳的装饰去掩盖破裂痕迹,可以说这一风格的金缮师都是实用主义者。

  倾向于随色修复的金缮师,则注重恢复器物的审美价值,让被修复器物的外观更接近原器,为此有经验的金缮师能够通过调制出与原器物颜色相似或协调的色彩、以非常高明的绘制手法,让器物的破裂痕迹“消失”。

木匚金缮供图

  而主张随性创作的金缮师更像是不受拘束的艺术家,他们与严谨的“随色”派恰巧相反,并不介意改变器物的外观甚至功能,为了追求特殊的视觉效果,“随性”派会违背传统金缮师的修补理念,将器物的原貌创作为面目全非的新事物。

  如果说“随器”派是中规中矩的大叔,那“随色”派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而“随性”派就纯粹是个性张扬的少年郎了。

  无论是梅琳玉,还是刘琴等人,都认为金缮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审美,一种完善,一种创造。

  正巧一位来自国内某艺术院校的女生正在向梅琳玉学习金缮,这位年轻的女学徒向笔者完整演示了金缮修补的工艺流程。首先,她准备好金缮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工具,在器物的伤口涂以蛋清,放置几分钟,再将米粉或糯米粉与水混合,混合后再加入大漆进行搅拌至均匀,然后擦掉涂在器物伤口的蛋清,在碎片的“伤口”上涂上混合后的大漆,涂上以后将碎片进行紧密黏合,待大漆干后,再对器物的伤口处用砂纸进行打磨,上漆灰填补缝隙,再上红漆,待漆干后再上金。

一善门供图

  以金缮去修补器物,前后过程至少要持续一个月,其中等待大漆干燥后再继续下一道工序,耗去了金缮师不少时间。

  不少人常将金缮与锔瓷误会为同一种技艺,其实关于修复器物的传统技艺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锔瓷、石膏修补,还有一种就是金缮。其中石膏修补主要用于古器物的修复,器具的缺失部分被修复师以石膏铸模填充,多被应用于文物修复领域,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所展出的陶瓷残器,多采用此法修补。锔瓷、金缮则被广泛运用于日用瓷、把玩件以及古董等品种的修复。

一善门供图

  旧时民间更为常见的陶瓷修补方法就是锔瓷,所谓“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讲的就是这种手艺。锔活儿也分粗活细活,一类是走街串巷的手艺人挑着担子吆喝着上门修补破损的碗碟,是为节俭而不追求美观,工艺略显粗糙,但肯定耐用。另一类则是专门修补大户人家的观赏瓷或紫砂壶,因对象本身就不完全是实用器,价值多在其艺术功能上,修补的手艺也就更要求精致,遇到独具匠心的手艺人,甚至还会使修补后的器物增值。

  就技艺本身的功用和难度,梅琳玉认为锔钉和金缮两者应是不分伯仲,各有千秋。而石膏修复主要用于恢复文物原貌、然后将它向公众展示之用,对梅琳玉来说并不实用。而她选择学习金缮是出于情感因素,对梅琳玉而言,金缮过后的器物属于二次创作,可以说是赋予了器物的第二次生命。

一善门供图

  刘琴则指出相对于流传甚广的金缮技艺,锔瓷技术仍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若非遇到特别的机缘,普通人想要得以窥视锔瓷的奥秘并不容易。

  引起笔者注意的是,曹明建在聊起金缮时,性格内敛的他似乎颇为拘谨,但说到漆艺时,他原本向客人倾斜的上身不自觉地向后一靠,非常自豪地说起自己历年来的大漆艺术创作成果。谈得兴起,曹明建还让刘琴拿出数件精美的漆艺手镯、茶则,向来访者详细讲述中国漆艺的发展史,可见漆艺在曹明建心里的重要地位,而“金缮”这门技艺在本次的谈论中似乎是次要的,仿佛这只是一个载体,对大漆工艺情怀的寄托才是曹明建的初心。

  与曹明建共同打拼的刘琴,也一再强调自己所学的专业为平面设计,从西安外国语大学走出的她,刚来景德镇时的想法,是想通过发挥自己的设计天赋来改变景德镇日用、陈设瓷之现状。之所以暂时选择放弃来景时的初衷,固然是出于对金缮的喜爱。但另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由于近两年陶瓷市场行情日趋冷清,二是架不住当地陶瓷行业的抄袭成风——为数众多的陶瓷从业者不仅心安理得地剽窃他人的创意,而且借助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与原创者大打价格战,将后者驱逐出市场。

木匚金缮供图

  作为国际知名陶艺家李见深的外甥女,梅琳玉也并非将金缮事业视为自己生命中的唯一,去年她的母亲、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家村负责人李文英想让女儿出国留学,于是梅琳玉就报考了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没过多久便传来被学院录取的消息。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梅琳玉却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她想留在国内继续研究中国的传统手艺,而金缮对她来说只是完善自我的一部分:“我的目标是要创立属于自己的设计品牌,就像是日本的无印良品,我要做的就是创建属于中国的无印良品!”

木匚金缮供图

  说起金缮技艺的学习过程,梅琳玉认为并不像外界想得那么复杂,她在面对残缺之物时,便会觉得可惜。于是她通过书籍与网络上搜集相关信息,了解到金缮这门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与动手实践,逐渐掌握了这门古老的技术。一些在别人眼里看来非常普通的器物,如果破碎了的话都会被她予以金缮处理,她自己还开了一间小餐厅,被服务员或顾客不慎弄碎的碗都会被她拿去修缮处理。

一善门供图

  就在笔者寻访金缮艺人的过程中,也听说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有位浙江人的母亲去世前送给他一只手镯,后来手镯被不小心摔成了两半,他就不断寻访能修复这件器物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景德镇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找到了金缮师。因为手镯破损得非常严重,为此修复价格比较昂贵,但这位浙江人所看重的却是手镯本身的纪念意义,毫不犹豫地与金缮师达成协议。历时一个多月的修缮,浙江人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修复完毕的手镯,让他感到惊喜的是,经过金缮处理的手镯竟拥有一份难以言喻的贵气。

木匚金缮供图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如果对一件器物有深厚的情感,尽管修复价格再昂贵,我们依然会想要去修复它,这就是金缮师常说的“情感修复”。人们常想保留器物原有的模样,而被修复的器物也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当然人们从事金缮修复的目的不仅只有情感修复,也有提升价值修复等目的。

一善门供图

  最后,对于金缮这门手艺的传承与发扬的问题,刘琴说:“这倒不必担心,因为如今(国内)不少艺术学院都有漆艺专业,会做大漆(工艺品)的人都会做金缮。况且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爱物之心的萌生、对待老物件的态度以及审美眼光的改变,(让金缮、锔瓷等修复市场越来越大)从而使这项技艺会一直传承、创新并发展下去。”

  就在今年三月份的一个周末,刘琴到景德镇雕塑瓷厂散心,这家一度以生产传统瓷塑而蜚声中外的老瓷厂,如今已被当地政府作为陶瓷文化创意基地样板工程向外推介,每周六、日都会有各色人等在此摆摊出售陶艺、木雕、茶席等小物件。仅仅逛了一个上午,刘琴就在雕塑瓷厂看到了三四个出售金缮器物的小地摊,摊主均向买家宣称那些器皿都是自己亲手修复而成。

一善门供图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愈么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3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