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二甫张福胜橄榄树前唱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深情的歌声回荡在二甫山上。

故事发生在年6月14日下午。

高高的二甫大山上,二甫连队来了张福胜等9个退役老兵。在连长孙权、指导员陈其宇的陪同下,一行人认真地寻找昔日在连队生活过的痕迹。

一切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福胜等凭着记忆,认认真真回忆着,比对着。原来的厕所、牛棚、鱼塘还在,原来的营房只剩下连部的一栋。走到连部门前一棵橄榄树前,触景生情,张福胜突然唱起了《橄榄树》的歌曲,9个人同声相合。一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滚下了激动的泪水。数十年来对连队的魂牵梦萦,梦中的“橄榄树”仍矗立在连队门口,矗立在老兵的心头。张福胜仿佛一下子意识到,这次千里之外而来,是为寻找曾经的家而来,是为了将流浪的心安放在二甫而来。

张福胜当面告诉了我很多关于二甫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感动不已。

为讲二甫人故事,他只身从贵州赶到昆明

年7月24日上午,我和张福胜约好在昆明滇池边的木尔主题酒店见面。

之前几天,他在“赵老师,如果你方便的话,我到昆明当面对你讲二甫的故事。”“你方便么?到昆明来?”我有点疑虑。“我退休了,随时都能动身。”就这样,他带着他的一些黑白照片和一摞荣誉证书,自己驾车从贵州紫云县出发赴昆,我们如约见面了。

为当“会长”申请退休

还在今年初,原绿春营老营长常于等拟筹划今年国庆节期间二甫老兵重返二甫一事,曾考虑让张福胜出任组委会“会长”。身为县城建局工作人员的张福胜,对这个组织二甫老兵回连队去重温二甫精神、寻找青春印记的活动充满了激情。当他咨询有关部门成立组委会事宜时,得到的回答是“在职公务员不得兼任任何协会的职务”。为了能一心为二甫老兵重返二甫服好务,他决定豁出一回:“我申请退休!”就这样,还有四五年才可以正常退休的他,按有关规定申请退休并被批准了,他成了一个“自由人”。在这期间,组委会的会长由其他二甫老兵担任,他的“会长”也没有当上。但他却开心地说:“无官一身轻,退休了,就有更多的时间会会战友,回回二甫,是件好事。”“赵老师,正因为我退休了,才能从贵州开车到昆明来见你,和你聊聊二甫。”他笑了,笑得很灿烂。

新兵路上的窘事

哭声一片

年下半年,张福胜参加高考以3.1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他说,他和父母赌气才当了兵。

到紫云县接兵的是绿春营四连的冯强连长。因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头年才结束,边境情况依然紧张,所以有的父母对子女当兵的安危非常担心。那天离开县城时,组织新兵凌晨4点上汽车,接兵首长怕惊动了新兵的家人,便想悄悄带队离开。谁知,许多送兵的家属早在车外不远处守候着。车刚一开动,外面黑压压的人群中便传来一片哭声,张福胜想到那外边的人群中有可能自己的父母也在,便不自主地流下了眼泪,一时间,车上的新兵互相感染,一个个哭起了鼻子,也有些不停地在抹眼泪。到后来,每辆车上的新兵都哭了起来。

手抓面条

天亮,车队抵达安顺兵站。

听带兵领导的口令,每个人都端着口缸进兵站吃早餐。

早餐是面条。

大部分新兵用口缸舀不起面条,有的便用手伸进面条盆里去抓,再放进口缸里。见这着凑效后,后面的人便拼力往前挤。拥挤过程中,有的新兵的帽子被挤掉在面条盆里,这时张福胜只听“扑通”一声,有一个新兵被后面的人推倒在在地,两只手都撑进了面条盆里,面汤溅得帽子上、脸上都是。带兵的干部见状,赶快制止,并找了几双筷子来,才避免了更难堪的事情发生。

小火车上大小便

坐火车到昆明牛街庄后,换乘小火车前往蒙自。

小火车是闷罐车,没有厕所。有的新兵急着大小便,便在货厢的门口自行解决。怕掉下前行的车厢,往往是用背包绳拴在身上,背后或面前有两个新兵拉着背包绳,以防止从火车上掉下去。新兵站着小便时,车厢外的风一吹,便将尿液溅在小便者身上,有时还溅在靠门口附近的其他新战友身上。蹲着大便时,只能屁股朝外,臭气阵阵被吹进车厢,有的新兵便用手捂住鼻子。开始,有的新兵还不好意思,但到了后来,就习惯成自然了。

窜进女厕所

凌晨四点,小火车抵达开远火车站停了下来。

车一停,个新兵就跳下火车,飞也似地朝火车站的公共厕所奔去。

昏暗的灯光中,大家来不及分辨男女厕所的标识。有的人冲进了女厕所。

“你们搞哪样?这是女厕所。”厕所最里面的两个池位里,有两个女同志大声尖叫着,慌忙中提起裤子,用手捂住了脸。

新兵们这才知道闯了祸,便一窝蜂似冲出了女厕所。

第一次紧急集合

这天天刚亮。新兵集合吃早餐。

早餐是米线。

贵州紫云人早餐不管面条还是什么,是从不放韭菜的。但这天吃的米线,韭菜却成了必备的菜品。

这群新兵吃不惯韭菜的味道,有的当场呕吐了起来。接着,有的将米线顺手倒在了饭堂的地上,有的走到门口,将米线给倒在了门外道路上。

冯强连长一脸怒气。他吹起了急促的“嘟嘟嘟嘟嘟”的紧急集合哨。

“三公里长跑——跑步走!”冯强下令道。

一群还没有受过训练的新兵,这些在家里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没有办法,只得背着背包跑了起来。有的背包掉了,被后面的战友给捡了起来;有的背包散了,便抱着跑;还有的夹在掖下跑。三公里下来,跑在前头的与跑在后面的距离相差几十米。

“你们说说,为什么搞你们的紧急集合?”冯強咆哮道。

“因为倒饭菜。”队列里,有人小声说。

“因为你们糟蹋粮食!现在还有贫困群众吃不饱肚子,你们吃不下去,可以少打点。要倒,也不能倒在地上。要学会爱惜粮食!粮食来之不易!”

张福胜说,冯强连长就是用这种方式,给新兵上了爱惜粮食的一课。

大马路与皇冠车

在绿春新兵训练结束后,张福胜等新兵被分到二甫连队。

坐车到新寨下面离小黑江还有一段距离时,遇到大塌方。所有人都下了车,步行走过塌方体,说着笑着朝二甫走去。

走着走着,不少人就哑语了。走着走着,不少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走到天黑,才走到苦聪寨的群工班。胡乱睡了一晚上后,第二天接着往前走。

路上,遇到了前来接应他们的王空军排长。闲聊中,新兵们得知王空军排长弟兄三个,大哥叫王海军,弟弟叫王陆军,弟兄三个把三军兵种都给占全了。“我父亲是我们家的总司令。”王空军排长笑着说,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爬二台坡时,有的新兵实在走不动了,体力好的便拖着走。天气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放晴,一行人好不容易走到了三台坡下。“排长同志,边防连队有没有围墙?”有人问。“咱二甫边防连队没有围墙,但有大马路,马路上全是‘皇冠’。”王空军回答说。大家一下子来了劲,想不到在这大山深处,还有大马路,还有高档汽车。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

好不容易抵达连队。

没有围墙是真的。但通车的大马路和皇冠车,却没有一个新兵看到。

“王排长,大马路在哪里?”

王空军排长用手指了一下和连队平行的一条两米来宽相对较直的人行道:“这就是大马路。”

“那皇冠车呢?”有新兵问。

“不是皇,是黄。黄牛。车,是牛车。我说的皇冠车,就是黄牛拉的牛车。”王空军排长回答道。

“唉——”有人叹起了粗气。

又一次紧急集合

一群人,军容不整、步伐不齐,无精打采地到了连队。犹如残兵败将。

连长任晓力站在球场边上,看到这一切,急得两眼直冒火。他皱了皱浓眉,顿时有了主意。

一群新兵涌入洗澡房。

洗澡房只有四个洗浴喷头。每个喷头下至少挤了两个人。有的用水冲,有的往身上涂肥皂。张福胜正在脱衣服。

张福胜脱下衣服,挤进洗澡的人群。将身体淋湿后,便也抹起了肥皂。

连队突然响起了紧急集合号。

新兵们有的来不及冲去身上的肥皂沫,便穿上衣服冲出去集合。张福胜也是如此。

“军人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要做到令行禁止,才能形成战斗力,才能苦练杀敌本领,守卫好国土。”任晓力副连长整整讲了20来分钟。张福胜说,这是新兵到连队,连首长给上的第一课。

新兵解散后,张福胜说不少人都浑身发痒。等到晚上又去洗了次澡。

二甫往事

政治教育,军事训练,边防巡逻执勤,在张福胜的军旅生涯中,这些都是常态。每年的雨季一到,二甫就成了“边塞孤岛”,自力更生,克服困难,顽强生存,就成为官兵团结一致才能生存下去、连队建设才能发展的法宝。

二甫连队的故事很多。张福胜说,他犹如发生在昨天的有几个:

“漆树”“当柴烧,多人过敏

张福胜是从城市入伍的,从来没有砍过柴禾。对他来说,在二甫连队,砍柴禾也成为了一门必须掌握的技艺。“老兵咋着咱咋着。”他跟着老兵进山砍柴、背柴。但很快他就发现,如果从山坡上拖着柴禾往回拖,远比背着走要省力得多。于是,他找了一个铁抓勾,将抓勾用力砸进木头的一端后,便成了一个扣子,然后用背包绳或者藤条系上,拉着从坡上往下走。这样一来,轻松了不少,有的兵见状也学起了张福胜。

二甫山上生长着一种漆树。有些兵不认识,有一次误砍了当柴烧。结果,连队许多官兵的身上都过敏了,脸上、身上到处都起痘点、有的甚至长成了浓疮又疼又痒。

连队医助和卫生员想尽了办法也无际于事,此事逐级上报到军分区。

当时中越两国还处于战时状态,一度有人提出是不是越方投毒所致。事情反映到上级后,引起了蒙自军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派了专家医疗组到连队进行检查,进行消毒等处理。后来,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才确认是漆树过敏所致。

张福胜说,从分区医疗组的专家口中得知:漆树的生漆中有毒,含有强烈的漆酸。其树干分泌出大量的白色的汁状的漆酸,沾到人们的皮肤上,会引起皮肤过敏或中毒,又痛又痒,后期会全身溃烂,治疗的不及时,甚至会出现死亡。连队有人仅仅是闻到了漆树被烧时呛鼻的味道也过敏,这还是第一次遇到。

连队就此事进行了教育。并教会官兵如何分辨漆树,并下令不准砍伐漆树。

扛回一米来长的芭蕉杆,还被指导员李军表扬

连队用来喂猪的粗饲料主要是野芭蕉杆,要到连队下面的深谷里去砍。

那个星期天的早上,张福胜只吃了两个馒头,便约着汪云、李石水从大沙巴往小黑江边下去砍芭蕉杆。为了争表现,三个人每人都砍了一棵直径有四十来公分、长达三米左右、重达七八十斤的芭蕉杆往山上爬。

时间一长,三个人都又累又饿。

李石水是绿春当地农村当兵的,野外生存能力显然要比张福胜好得多。他去摘了些熟透的无花果给大家吃,那甜甜的味道,张福胜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又走了一段路,李石水又去挖野木薯给三个人吃。味道苦涩,难以下咽。“记着,今天不能喝冷水,不能吃酸的东西。要不会肚子难受的。”李石水告诫杨福胜和汪云。

三个人扛着的芭蕉杆似乎越来越重。每个人都累得扛不动了。便停下来,砍掉一截,以减轻点重量。

坡越来越陡。每个人还是累得受不了,就走几步把芭蕉杆直立在小路上,站着喘口气。

没有办法,就再砍去一段丢掉。

到下午三个人回到连队时,每个人身上的芭蕉杆长度只有不到一米了。许多战友看到这三个人的狼狈样子,有的在一旁笑着议论了起来:“大男人,一天扛这么短一截芭蕉杆回来,也不害羞。”李军指导员问明情况后,对那一群围观的战士说:“他们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从小黑边扛回了一小段芭蕉杆,但他们吃得了苦,耐得了累,还灵活机动,精神可嘉!”

出手制服小混混

年7月,张福胜被派到个旧去参加蒙自分区教导队组织的班排连长集训。他利用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学习班排连进攻、防御、战场识图用图等军事知识。

一天晚上,正在看电影时,突然听到带队的排长大声叫道:“战友们,有小混混正在调戏一位首长的姑娘。大家跟我一起走,去出手教训小混混!”张福胜随着一群战友,跟着排长追上3个小混混就动起了手,三下两下就把小混混给打得爬在地上磕头求饶;几个官兵还不解恨,又是一顿拳打脚踢,打得小混混倒在地上哭爹喊娘。

3医院。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小混混敢在分区教导队附近闹事。

骑马到新寨要口令

年的一天,二甫防区靠近江城县地界上,突然停靠了一架越南飞机。当地边防军人持枪射击后,飞机便向二甫连队防区飞来。

上级所有的命令都要靠人工传达。

连队派张福胜火速骑马到新寨去取口令,顺便取回电影片《高山下的花环》。

军令如山。

不会骑马,也得快马加鞭。张福胜斗胆上了马鞍,还没坐稳,马就小跑了起来,他急忙伏身在马鞍上。

不一会儿,他浑身就起了冷汗。

弯曲的山道上,张福胜骑着马在狂奔,只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回上级的命令。

到达新寨连队,张福胜浑身都如散了架一样。胡乱扒拉了几口饭后,他又骑着马狂奔回二甫。那是他平生第一次纵马来回上百公里,顺利完成任务。

定向爆破施工

年9月,连队开始挖一口鱼塘,用来改善官兵的生活。

每个班都给分配了面积。一时间,施工场地如火如荼。

张福胜打起了心里的小九九。

当别班战士在挖土时,他命令本班战士:“全部到菜地劳动!”他带着全班人在本班菜地里施肥、捉虫,收菜。连本班的有的战士都感到班长的做法莫名其妙。

别的班收工了。张福胜班分的土地面积周围都被挖空了,变成了孤零零的“高地”。

他带领本班战士,利用在教导队学习的定向爆破本领,在“高地”下方斜方向打个炮眼,装入炸药、雷管,起爆后,“高地”瞬间就变得和其他班的施工场地一样平整了。

张福胜说,他们在挖鱼塘的劳动中,用了最少的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还连带着把菜地都给管理好了。

地方佳绩

应急分队的名气

年12月,张福胜退伍,回紫云县安置工作。

他说,在二甫养成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在地方派上了大用场。自己退伍后,在地方上能够做好本职、为社会和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全得益于在二甫连队的锻炼和养成,得益于二甫精神对心灵的滋养。

年7月到年,他在紫云县松山区新民乡(后撤区建镇,他任松山镇武装部长)担任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部队学的本领全都用上了。征兵、抗洪抢险,防火排爆等工作,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其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被各级认可。

在森林防火上,他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组建了一支摩托化快速反应应急分队,其主要成员就是街上跑运输的三轮车大军,通过训练和实战,担负起紫云县森林防火任务,还担负起了城区的防火、抗洪抢险等应急任务。这支应急分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称其是“手中的拳头部队。”这支分队在安顺军分区、贵州省军区也榜上有名。

年7月1日那天,一场暴雨袭击紫云县城,降雨量瞬间达到毫米,有的低洼地带积水达95厘米深。

应急分队接到命令,张福胜火速带人到现场疏导被堵人群。在县食品公司的宿舍小区,一位上年纪的老人看到一群穿迷彩服的人到来,就对走在最前头的张福胜说:“解放军同志,我家的冰箱和电视机遭水泡了。”张福胜便带着5个人淌水进了屋子,突然,6个人的全身都颤抖了起来。“触电了——”,张福胜突然意识到触电的危险,对其他5位同志说:“不要慌,不要乱动!”他沉着冷静地对屋外的应急分队杨子江排长说:“甩根绳过来,把我们拉出去。”

排长准确地将绳子给甩进了屋里,将困在屋里的6个人,一个个拉了出来,一行人火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张福胜派人守在这户住户附近,提醒他人不要进屋,以免触电发生危险。

这时,县委书记打电话给张福胜请求支援。书记在电话中焦急地说:“在猫营镇农场村省道有米路段被水淹没,水深一米五左右。你派应急分队站在淹水路段两边作路标,确保过往群众的安全。”

张福胜带队火速赶到现场。

在浊流中,应急分队人员排成两行,手拉手站在一米五深的水里,用老百姓收稻谷用的罐斗当船,运载急需通过此路段的群众过“河”。

安顺军分区政委路过此处,看到身着迷彩服的人员站在水中护送群众,非常激动。“我的兵能站在水里当路标,用罐斗当船护送群众,了不得!”他走进水里,和水里当路标的人员一个个握手。“报告首长,我是松山镇的武装部长!”张福胜为分区政委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政委回了个军礼后,便紧紧地握住了张福胜的双手,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

这时,有一家人来到水淹处,望着洪水焦虑不安。其中男主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娃娃。张福胜问后得知,这家人的媳妇生孩子刚满月,要回娘家去。张福胜安排人员将这家人抱上罐斗后,有人员推着罐斗过了淹水的路段。一家人下了罐斗,男人跪在水里表示感谢,还拿出花生、鸡蛋,要慰问抗洪抢险的“恩人”。周围的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了热烈掌声。

年7月,张福胜调任县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任处置违法违章建筑大队大队长。在工作中,他通过调查研究,依法依规处置问题,规范了当地的住建程序。

年4月,他不再担任领导职务。

扶贫小计大成功

受住建局、县委组织部门的指派,他到猫营镇沙坎村担任扶贫攻坚第一书记。他实地走访察看群众少哪样,缺哪样,需要哪样,要发展哪样;他走进一户户贫困群众的家中,问长问短。他出面协调县扶贫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等部门领导到自己的扶贫点出谋划策,共为扶贫点争取到了各种资金达多万,为沙坎村的扶贫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得意地说,这是略施小计、大获成功。

看到我不解的样子,他解释说,我请县政府部门领导到沙坎村去调研,是有我的打算。你农业局领导说此地适合发展核桃产业,我就规划立项给你送上,你得给我资金支持;你畜牧局领导认为此地适合发展养猪产业,我规划设计好立项后找你要钱。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己之身。他笑了,笑得很开心。

就这样,沙坎村种上了三千亩核桃,三千亩楠竹,亩黄竹草,同时种下了成功脱贫致富的希望;他还通过政策、资金支持扶持了养牛大户、养猪大户;还进行了道路硬化、新建公共厕所、路灯安装等工程,整个村子村容村貌及村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年4月,他申请退休。

提起二甫,他要感谢的人很多。他说,要感谢冯强连长、任晓力连长、李军指导员,感谢王空军排长、周明富排长等等,他们的帮助和教育引导,修正了自己在二甫服役的动机,为到地方后的组织领导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要感谢汪云、李石水等战友,战友情一生情是二甫精神的重要内容,二甫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提起在二甫当过兵,就有一种比亲兄弟还亲的真情维系着战友情。

他说,他这辈子引以自豪的是,他在二甫大山当过兵。

《走进二甫》一书已出版发行。在淘宝网上搜“走进二甫”即可下单购买。书的定价为48元,另加6元快递费。

作者简介:赵安金,河南渑池人。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团政治处书记、副指导员、指导员、旅政治部宣传干事、干部干事、营教导员;军事法院审判员;省级检察院检察官等职。参加过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年“两山”作战,年10月至年6月的云南边境第二次大扫雷。荣立过个人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还获得过“云南省直机关最美机关干部”、“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年10月退休。

年8月1日星期四第31期总第期(每周一期,一般情况下每周四推送。)

赵安金

喜欢作者









































白癜风的防治
白癜风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4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