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与日本隔海相望,作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伴随佛教文明的远渡,台州文明屡照日本,成为了中日交流史上重要的文化传播地。回望台州日本的交流历史,倭寇来袭与椒江建城有怎样的关系;遣唐使踏出的书籍之路中流淌着怎样的台州文明;鉴真六次东渡,干漆夹苎技艺怎样远渡重洋;伴随佛教天台宗东传瀛洲,台州饮茶之风何时香漂日本,*岩蜜桔怎样根植东瀛。讲座从日本出发,探源台州文化何时何地东传日本以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图为日本富士山
说到日本,我们台州人一定都不陌生。日本古称倭国,历史上我们台州沿海地区深受倭人侵扰。椒江的前身海门卫就是因抗倭而建造起来的。
这些卫所城的建成,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重陆防轻海防的现状,标志着中国海防体系的建立。
戚继光抗倭图
关于抗倭历史,我们中国学者更多的是从我们受害方中国的角度去分析的,那么,作为加害者的日本,他们又是怎么来看待倭患的产生呢?
年和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几次遣使要求日本称臣未果的情况下,发动了两次对日的侵略战争,中国史料称为忽必烈征日,日本史料称“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
在征日的过程中,朝鲜已为元所征服,所以在元*东征日本的过程中朝鲜实际已成为了元的战略基地的角色,变成了元的征东行省,也正因为如此,忽必烈征日战争中,日本人对朝鲜非常的痛恨,在元*战败后,镰仓幕府先后发动了两次讨伐令,虽然征朝最终未能实施,但集结在九州一带的武士、浪人和农民开始有计划的对朝鲜乃至中国的辽东、山东半岛进行掠夺,这就是倭寇的始端。
图为霞光下的海门港
我们台州和日本的渊源其实颇为久远。
早在唐朝时期,中日发生历史上 次战争日本战败以后,一千多年以来日本一直以中国为老师。日本把中国当老师来学习所采取的手段就是派大批的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日本遣唐使如痴如醉地吸收着中华文化,他们回国后又带着浩瀚典籍回到日本,这条遣唐使所带中华典籍回归扶桑的路学术界也被称之为书籍之路,而他们带回日本的典籍中就有来自于我们台州的典籍。
这些台州典籍之所以能够东渡扶桑,离不开下面这位遣唐使——最澄高僧。
图为最澄大师画像
最澄从我们临海的龙兴寺带走了大量典籍,这些典籍中就包括现保存在日本京都的千年古刹比睿山延历寺,已经成为日本国宝的《最澄入唐牒》或者叫《传教大师入唐牒明州牒》。
图为明州牒
当然说到中日交流史,一定离不开鉴真法师。
我们知道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前后六次东渡,经历千难万险,甚至失明才最终得以成功。东渡中,和鉴真法师一起东渡的还有其多名弟子,其中有一弟子名叫思托,他被誉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 位赴日的台州高僧。天宝三年(年)鉴真率弟子第四次东渡日本时,于浙江*岩禅林寺被扣,渡海队伍强行解散,思托遂留居临海的龙兴寺,入天台之门,习天台宗。自此长住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成为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高僧。
思托本来是山东人,但是由于第四次东渡失败得以留在我们台州,结果他就在台州学会了产生于东晋流传于天台民间的金漆木雕——干漆夹苎zhù法技术,所以就有了唐招提寺鉴真干漆夹苎造像,台州干漆夹苎法技艺也就传到了日本。
鉴真准备东渡图
图为干漆夹苎法塑成的鉴真像
图为临海龙兴寺
以上只是讲座内容的简单预告,如果您想知道古代日本和台州之间更多的故事,别忘了本周日晚(3月26日)来千禧读书会现场聆听哦!
讲座人:刘恒,80后,陕西汉中人,文史爱好者,现任台州边防检查站红光分站干事。
———————————————————
读书会时间:
年3月26日(星期日)晚上7:00—9:30
读书会地点:
千禧职工书店(台州市总工会一楼)
主办单位:台州市总工会台州日报社
感谢天台红石梁集团济公家酒坊、花韵花现花艺学校为讲座提供酒和鲜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