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治疗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98844.html
年,新中国的第10个国庆节,举国欢庆,中外宾客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信步走到两只米多高的古铜色狮子面前,双手托起其中的一只。在场的宾客无不惊愕总理有如此神力,大家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对狮子是以福州西湖开化寺门口的一对石狮为模型制成的脱胎漆器,每只重量不足30斤,貌似千钧难举,实乃一指可移。
△总理一手托起的狮子
△福州西湖公园开化寺石狮
那么福州脱胎漆器是何种工艺品,代表作品有哪些呢?
福州脱胎漆器,始于清乾隆年间,为名匠沈绍安(-年)首创。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从我国古代漆艺文化发展起来的,并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
郭沫若曾有诗赞曰:“漆从西蜀来,胎自福州脱,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视之九龙鼎,举之一羽轻。……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外国友人更称之为“珍贵的黑宝石”、“东方珍品”、“迷人的中国少女眼睛”。它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工艺品。
继创始人沈绍安之后,最为闻名的是第五代玄孙沈正镐(-年),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并获奖,被当时的清王朝授予“一品商勋,四品顶戴”的荣誉。现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的《荷叶瓶》《竹根瓶》《提篮仙子》即是其代表作品,其中《荷叶瓶》还被业界评为近代福州脱胎漆器“三宝”之一。
(~年),字仲康,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福州人。善漆工。漆器之有脱胎,系其始创。先塑土为器,或人物,以绸或夏布和漆层层敷之,干后去土,胎薄且轻,质又坚固,益以精细加工,光彩烂然。
近现代福州人。为绍安玄孙。漆工得之家秘。上光上色,尤其杰作,名重一时。清末民初参加历届万国博览会获得好评。
△《荷叶瓶》《荷叶瓶》口径38厘米、底54厘米、高98厘米,青绿色。下有底座为依托,瓶身塑荷叶状,口沿为叶边自然向外卷曲,高低错落呈不规则的连弧形。瓶颈向内束,腹略鼓,整体造型犹如美女腰身般婀娜妩媚。瓶身叶脉依纹理雕塑,线条清晰圆润有向上托举之势,使整个瓶身更加轻盈多姿。底座塑红荷绿叶,叶造型古朴,花正侧含露形式多样与瓶身融合成有机的整体。△《竹根瓶》《竹根瓶》口径34厘米、底38厘米、高厘米,色黄中泛绿,光洁柔润。瓶身为仿竹根状,有大小两节,主节粗状,腹鼓,颈收,节轮清晰。小节依附于大节上,因势而形并贴附枝叶。口沿外移呈不规则弧形,底塑三个小竹根为足,根须环抱主枝形象生动生机勃发。整体气势如勇士般英武庄重,同《荷叶瓶》形成鲜明的对比。△《提篮仙子》《提篮仙子》底37厘米、高75.5厘米,古铜色。仙子赤足立于浪花翻卷的莲花宝座上,面庞端庄丰满,神色泰然,头梳高髻,含眸下视,肩披长带似随风飘动,身着通肩花边大衣,袖边有花草纹路制作精细。腰部束蝴蝶结带,长裙及地,裙边依风浪而动颇有动感。双手戴镯,右肘前曲手提鱼篮,篮中塑鲤鱼。左手收贴右腹下,手指朝向鱼篮并呈兰花状。当初福建省博物馆收藏这三这件脱胎漆器还有一段往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工艺美术这一宝贵民族文化遗产,按照“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挖掘、恢复和发展的工作。年文化部派专家到福州调查传统工艺,在当地政府陪同下走访了沈正镐后裔沈忠英,参观了沈正镐遗留下的许多造型古朴大方、精工细作的漆艺作品,这些漆器经过多年的尘封埃积,有的已残缺支离,其中就包括了这三件器物。当时请沈忠英等整修,并于年参加《全国民间美术展览会》,展览期间得到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次年又送往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的首都展出,均受各国人士的好评。展品回国后福建省博物馆要收藏沈正镐的漆器遗作,沈忠英当即表示要捐献《荷叶瓶》《竹根瓶》《提篮仙子》这三件漆器精品。但由于《荷叶瓶》缺底座,沈忠英特邀师兄王维韫精心雕塑莲花底座,使作品整体更显得高雅协调。年,这件漆器和其余两件作品一起送进了福建省博物馆,作为近代福州脱胎漆器珍品收藏。人们欣赏这三件漆器时,无不被它那庄严瑰丽、鲜亮的色彩所夺目。漆器的用彩想做到鲜艳夺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漆器用的是大漆,这种天然树脂本身就是深褐色泽,而且各种颜料往往一经入漆就易为大漆深竭色泽所侵,故历史上古漆多为黑、朱二色,即使到了漆器生产鼎盛时期之明代,据《髹饰录》所记载,也只有黑、朱、紫、红等,总之,都属深沉之色。沈绍安创制的福州脱胎漆器经过后辈的不断努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年,沈氏五代孙正镐、孙正恂两兄弟把泥金和泥银调到漆器中去,在原有的髹饰基础上,新研制出金银、天蓝、苹果、葱绿、土黄、古铜等颜色,使漆器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得到全新的改变,做出来的作品达到了华丽辉煌、灿烂夺目的效果。也正因此才使得其作品在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从而在国际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被世界所认可。沈氏的脱胎漆器不仅扬名海外,而且受到清政府的赏识。《髹饰录》是明代中国的漆器制造技术的书籍,创作时间为隆庆年间(-),原著作者为安徽新安平沙人、漆器师黄成。乾集》记述漆器制造技术、原料、工具及漆工禁忌;《坤集》记述漆器品类及形态。本书为中国古代漆器制造技术、漆器分类、漆器命名,提供可靠的文字记录。
△《桃盘》
清光绪三十一年(0年),沈正镐的《松瓶》与《桃盘》两件脱胎漆器精品进贡内廷,受赐四品商勋、五品顶戴。次年又进贡“鹿竹三脚圆桌”等漆器精品,再次被御赐官衔。这三件漆器藏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牵涉到本文开头“总理举鼎”的故事,是总理力能举鼎吗?非也。脱胎漆器以轻、薄、巧、精取胜,其体积与重量在人们的视觉上有巨大差距。具有“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龙鼎”的特点。乾隆年间,脱胎漆器创始人沈绍安在福州开漆艺店,在修复衙门匾额过程中,受到匾内苎加灰纨裱褙、外髹红漆制法的启迪,领悟到我国泥塑佛像夹纻的方法。于清乾隆中期推出了最初体空、质轻的脱胎漆器。沈绍安首创的脱胎漆器技法,开创了漆艺文化的新面貌,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鉴真坐禅像》日本奈良城内最著名的唐昭提寺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年)落成。日本的僧侣学习唐代技法塑造了这一尊用干漆夹苎法制作的《鉴真坐禅像》,这说明在唐朝夹苎法就很盛行。
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过程十分繁杂。
先用泥土、石膏或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并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由于脱胎漆器成品时内胎己脱尽,剩下的壳是麻布、丝绸层层裱褙形成的,因此质量很轻,体积与重量在人们的视觉上反差较大。也正是要有最初的模型,这就决定了脱胎漆器艺人首先要是一个雕塑家然后才是个漆艺家,所以脱胎漆器是综合艺术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收藏、欣赏价值。
△制模
△贴麻布
△刷瓦灰
△阴干
△脱胎
△打磨
△布饼抛光
脱胎漆器除轻巧美观耐用外,还具有耐热、耐酸、耐碱、绝缘等优点,可经受摄氏度的高温,仍可保持不变形、不脱漆,广受欢迎。直到现在,福州坊间还流传着关于脱胎漆器这方面的故事。传说鸦片战争后,一个英国商人携带一只高1米的脱胎大花瓶乘船回国,不幸遇到大风浪,大船沉没,人遇救,花瓶却随船沉入海底。三年后,此人不惜重金委托打捞公司从当年的沉船中寻回这只大花瓶,却见它依然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于是福州脱胎的美名传遍英伦,誉满全球。另一个故事是抗战前,在美国芝加哥曾举办过一次万国博览会,福州的脱胎漆器与日本的漆器同列一个展厅,中日两国的漆器看上去都是质量上乘、难分仲伯,评委无法评判。后来有人提议将两国的漆器一同放入锅中,蒸煮三小时,结果日本的漆器化为泥浆,而福州的脱胎漆器却完好无损,理所当然地获得金奖。从此,福州脱胎漆器耐酸、耐碱、耐腐蚀的特性得到了证实。
此外,福州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脱胎漆器生产造就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福州地处戴云山脉的东翼,倚山面海,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摄氏19.6度,年平均降雨量14.5毫米,年平均湿度77%。福州这样的自然环境为脱胎漆器制作中漆的干固提供了保证。△戴云山脉福州与台湾海峡之间的位置关系
由于脱胎漆器要求器面漆膜平滑而丰腴,不能有瑕疵、粗粒尘点,力求达到“骨肉筋皮巧作神”,故而福州脱胎漆器生产周期长,最短需0天,最长需天左右才能成品。在工作周期内,每上一道灰,每上一道漆,都得有干固间歇时间,而其中漆性的掌握即漆膜干固光亮更需考虑天时气候的因素,稍有不慎都会发生质量事故。一出事故就必须返修,否则就不可能制出完美的成品。正是因为脱胎漆器生产中天气温度、湿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并不是每个地区都具备制作条件。福州气候温和、雨量适合、空气湿润,上漆间歇干固的时间较之其他地方更易掌握,为脱胎漆器提供了上佳的自然条件,才使得脱胎漆器能够在福州蓬勃发展起来。现今福州脱胎漆器多次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和全国美展中获奖,并且通过艺人们的努力,它还衍生出新的画种——漆画。年,从美术院校毕业的一些美术工作者把漆器装饰工艺手法运用于绘画,创作出一批漆画作品,首次以独立画种的形式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广受美术界瞩目,从此福建漆艺从实用美术进入观赏艺术领域。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在福州陆续建立了漆艺研究基地,吸引大量的漆艺人才对此传统工艺研究、整理、创新,从而使福州脱胎漆器再次发扬光大,以便后人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漆艺文化,为人类保留住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招师说画歸一堂文史课■招师说画(15)——赏《萧翼赚兰亭》《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14)——《洛神赋图》中的银杏树《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13)——黄慎《渔父图》《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1)——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11)——秋窗读易图《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10)——千年鹿鼓《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9)——《西汉漆几》《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8)——《马王堆黑地彩绘漆棺》《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7)——《瑞鹤图》《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6)——《王驸马的西园聚会》《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5)——《写生蔬果图》《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4)——《八僧图》《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3)——《枇杷图》《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凌云一笑见桃花》《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1)——《富春山居图》《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秋天看一看吴镇的《芦花寒雁图》《海峡都市报》约稿■招师说画——“丰亨豫大”下的宣和体石公慧业力超乘三百年来无此灯—福建积翠园艺术馆藏髡残山水画赏析招师说画——中国第一本木刻画谱《梅花喜神谱》招师说画——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赏析有笔有墨谓之画--论黄慎《渔父图》宋画《九歌图》赏鉴招师话文物招师话文物(第八期)·“世纪末大辩论”的调查报告招师话文物(第七期)·五代“海归门神”见证“农夫与蛇”招师话文物(第六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招师话文物(第五期)·《雪景寒林图》招师话文物(第四期)·歸一堂“五四”人文遊回顾(之一)招师话文物(第三期)·马儿啊,你慢些走!招师话文物(第二期)·一份红二代关于"中国”的历史记录招师话文物(第一期)·一串项链的故事招师话东西招师话“东西”(第五期)?清明节论林则徐书法摇曳丹青——从扇面谈郑孝胥书法中国当代国画家、教育家林子白生平及其创作历程招师话“东西”(第四期)?摩睺罗迦之“我是谁?”招师话“东西”(第三期)?《天使在人间⑵欧洲艺术》招师话“东西”(第二期)?《天使在人间⑴哪吒之莲花化身》招师话“东西”(第一期)?东西方史前岩画??地点: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朱紫坊37号■歸一堂中國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