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苏省消保委联合省非遗保护协会、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开展的年“江苏好礼舒心相伴”江苏特色伴手礼评选活动正式揭晓。由我市选送的“漆花”大漆公筷作品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江苏特色伴手礼名录。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充分挖掘伴手礼产品背后的消费价值,打造江苏伴手礼名片,响应“江苏精品”品牌培育活动,助推疫情后江苏经济发展,努力让江苏特色伴手礼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新动能。全省有家共个产品申报参赛。经初评筛选、专家复评,共有90款独具特色的伴手礼产品脱颖而出参展评测会。经过综合产品网络投票与现场得分情况,最终有61件产品入围年“江苏好礼舒心相伴”江苏特色伴手礼名录。
扬州选送的大漆公筷,以天然大漆为基材,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处理,既体现天然大漆防腐、防潮、易清洗、隔热良好等特点,同时也能呈现工艺处理之美。一双大漆公筷的制作要经历二十道以上的工序,经过反复的髹漆打磨,每一双公筷最终都会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色泽和质感。设计者们也希望通过公筷的设计传播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让中国大漆这一瑰宝再次回归人们的现实生活。
非遗小知识扬州漆器为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蜚声中外。年,扬州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历史与传承
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就已开始出现,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出,当时漆器的造型和髹饰技法已有较高水平。
到了汉代,漆器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造型和装饰手法更为精美多变。扬州市郊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件,以彩绘漆器居多,器型繁多,图纹丰富。
唐代扬州的脱胎干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等工艺技法已相当成熟,漆器被列为24种贡品之一。
明清时期,扬州漆艺臻于鼎盛,出现剔红雕漆、平磨螺钿镶嵌、软螺钿镶嵌、百宝镶嵌等著名品种,形成特有的地方风格。
乾隆年间,扬州出现多条以生产漆器命名的街巷,漆器产量和品种均达到历史最高峰。
现代扬州漆器制作工艺有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钿、彩绘、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磨漆画制作等门类,品种齐全,技艺精巧,绚丽多彩,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
其中,以扬州漆器厂出品的“漆花”牌漆器最负盛名,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并有多件代表作被选为国礼或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
综合扬州发布非遗扬州
校对王海艳
编辑李亚晴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扬州,你早晚得来!
长按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