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9日星期四晴气温8-15℃
NO.9牛膝
牛膝,味苦,酸,平。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百倍,生川谷。
《吴普》曰:牛膝,神农甘,一经酸,黄帝扁鹊甘,李氏温,雷公酸无毒,生河内,或临邛,叶如夏蓝,茎,本赤,二月八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河内及临朐,二月八月十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牛茎牛膝也;陶宏景云:其茎有节似膝,故以为名也,膝当为膝。
说起这个牛膝,我们当地土话叫白的土牛膝,而并非是植物分类学的土牛膝。我们用来治疗感冒发高烧,喉咙痛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家中女儿感冒我就时常在配方里面加上这味药。小时候家里奶奶也给我们弄草药喝,这个白土牛膝很多农户特意在院子里种植起来备用。现在野外野生的有,但是比较少。
1.牛膝,茎上有节像鹤膝及牛膝的形状,所以叫牛膝。根达三尺而柔润的牛膝最好。
2.下行则生用,滋补则焙干或用酒拌后蒸用,酒制补肝肾。
3.堕胎,治产后心腹痛,下死胎。孕妇慎用。
4.竹木刺入肉中,将牛膝嚼烂敷盖在上面,刺即出
叁薄荷:18
1〔弘景曰〕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时珍曰〕《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滋补之功,如牛之多力也。其叶似苋,其节对生,故俗有山苋、对节之称。
2〔普曰〕叶如夏蓝,茎本赤。〔弘景曰〕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长大柔润。其茎有节,茎紫节大者为雄,青细者为雌,以雄为胜。〔大明曰〕怀州者长白,苏州者色紫。〔颂曰〕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庆者为真。春生苗,茎高二三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及牛膝头。叶尖圆如匙,两两相对。于节上生花作穗,秋结实甚细。以根极长,大至三尺而柔润者为佳。茎叶亦可单用。〔时珍曰〕牛膝处处有之,谓之土牛膝,不堪服食。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莳者为良。秋间收子,至春种之。其苗方茎暴节,叶皆对生,颇似苋叶而长且尖角肖。秋月开花,作穗结子,状如小鼠负虫,有涩毛,皆贴茎倒生。九月采取根,水中浸两宿,挼去皮,裹扎暴干,虽白直可贵,而挼去白汁入药,不如留皮者力大也。嫩苗可作菜茹。
根
3〔斅曰〕凡使去头芦,以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锉,焙干用。〔时珍曰〕今惟以酒浸入药,欲下行则生用;滋补则焙用,或酒拌蒸过用。
4苦、酸,平,无毒。〔普曰〕神农:甘;雷公:酸,无毒。〔李当之〕温。〔之才曰〕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忌牛肉。
5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本经》。
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发白,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别录》。
治阴痿,补肾,助十二经脉,逐恶血。《甄权》。
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晕,落死胎《大明》。
强筋,补肝脏风虚。《好古》。
同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嚼烂罨之,即出《宗奭》。
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时珍》。
6〔权曰〕病患虚羸者,加而用之。〔震亨曰〕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凡用土牛膝,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惟叶汁效尤速。〔时珍曰〕牛膝乃足厥阴、少阴之药。所主之病,大抵得酒则能补肝肾,生用则能去恶血,二者而已。
1.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为末,生地黄汁五升浸之,日曝夜浸,汁尽为度,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三十丸。久服壮筋骨,驻颜色,黑发,津液自生。《经验后方》。
2.痢下肠蛊:凡痢下应先白后赤,若先赤后白为肠蛊。牛膝二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一宿。每服一两杯,日三服。《肘后方》。
3.妇人血块:土牛膝根洗切,焙捣为末,酒煎温服,极效。福州人单用之。《图经本草》
4.女人血病:万病丸:治女人月经淋闭,月信不来,绕脐寒疝痛,及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结瘕癥不散诸病:牛膝酒浸一宿焙、干漆炒令烟尽,各一两为末,生地黄汁一升,入石器内,慢火熬至可丸,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空心米饮下。《拔萃方》
5.妇人阴痛:牛膝五两,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千金方》
6.产后尿血:川牛膝水煎频服《熊氏补遗》。
7.喉痹乳蛾:新鲜牛膝根一握,艾叶七片,捣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内。须臾痰涎从口鼻出,即愈。无艾亦可。一方:牛膝捣汁,和陈醋灌之。
8.口舌疮烂: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肘后方》
9.牙齿疼痛:牛膝研末含漱。亦可烧灰。《千金方》
10.折伤闪肭:杜牛膝捣罨之。《卫生易简方》
11.金疮作痛:生牛膝捣敷,立止。《梅师方》
12.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握,捣其上。牛膝能去恶血,二草温凉止痛,随干随换,有十全之功也。陈日华《经验方》
叁薄荷修改于060718:07
叁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