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随着高海拔地区锦屏镇芋和村最后一批茵红李采摘上市,年屏山茵红李销售一空,圆满收官。今年屏山茵红李战胜了疫情的严重影响,预计全县12万亩茵红李,产量近11万吨,总产值达到6.6亿元,比年产值5亿元增收1.6亿元,更比年产值3.5亿元增收3.1亿元,连续二年果农共增收4.6亿元左右。屏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茵红李是屏山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广大果农增收脱贫的主要收入来源,面积发展到12万亩,涉及农户2.5万户,其中贫困户户。往年由于产业层次低,茵红李出现严重滞销,年开始通过东西部协作与科技扶贫,实施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脱贫增收项目,选派“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盐县农业首席专家王金良开展农业扶贫帮扶。年创建高标准示范基地亩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基地扩大到2.13万亩带动全县茵红李产业转型升级。今年由于茵红李大幅度增产,叠加新冠疫情严重冲击,茵红李产业经受了严峻考验。因投产面积快速增加且进入丰产期,今年年初预计茵红李产量达12万吨以上,超过去年70%,而新冠疫情导致市场销量锐减30%以上。屏山县刚完成贫困县摘帽,若措施不到位,极有可能出现茵红李卖不出去导致返贫情况,这对巩固脱贫成果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茵红李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控产提质增效”思路,茵红李全产业链管理,生产端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市场端品牌营销提升效益。在生产端今年紧紧抓住2万亩茵红李高标准基地,把“田间”当作“车间”管理,做到统一品种品系、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配方施肥、统一农资配送、统一分级包装、统一品牌营销。王金良专家与高级农艺师罗家帮、罗国森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吕秀兰教授产学研合作,采用“农技推广零距离”模式,农业专家大讲坛与标准化生产模式图上墙有效结合,现场演示电视新媒体直播,还制作微视频在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