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漆画创作心得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29110.html

“漆有此理”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高校漆画教育人才培养》项目系列讲座

漆画创作心得

主讲人:肖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副主任、油画艺委会委员。

主持:寇焱

讲座现场

寇焱:各位学员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肖飞教授来“国家艺术基金高校漆画人才培养项目”做讲座。肖院长是江西省内比较早从事漆画创作、并且是创作量大丰收的一位艺术家。其实,在我读书的时候就已对肖院长充满崇敬之意。读书时知道有一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老师来我们学校任教,我们都非常盼望可以和肖老师多接触。肖老师有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就是当年在他考取清华美院之前,他曾考取了另一所大学,但他毅然决然的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最终被清华美院录取。我好像有点跑题了,但我说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有一个词是叫做“行胜于言”,也希望今天大家从肖老师的讲座中能真正感受到这四个字的意义,下面的时间留给肖飞教授。

肖飞:刚刚寇教授把我夸了一下。说到考大学的事,其实我只是运气比较好,后来是补录进了清华美院的。不过我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实在是有缘,年大学毕业,我又被分配来这里任教。今天来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高校漆画教育人才项目,要给你们讲课,我觉得压力很大。前面讲课的美协艺委会的领导和漆画界大师们理论功底深厚、个个身怀绝技,给学员们带来了最前沿的漆画研究成果,对学员作品进行了准确的把脉。下面,我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漆画创作的体会,与学员们进行一些分享和交流。

一、关于“创作画稿”

一张好的、成熟的画稿,对漆画创作很重要。我是陶瓷专业出身的,接触漆画是来学院多年以后的事了。当时美术学专业要申报“江西省重点学科”,在学科带头人陈圣谋老先生的召唤下,我加入了学科建设团队。恰逢“首届全国漆画展”要在厦门举行,时间急迫,为了出成绩,团队成员必须马上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博士王琥教授在南昌帮助我们学院进行学科建设,他看过我的风景油画作品后,建议我选取一张比较成熟的作品作为画稿,用漆画的语言表现方式来完成创作任务。那时的我对漆画认识几乎是空白,临时学习了简单的莳绘、贴蛋壳的技法,尽管对漆画语言把握还不成熟,但是在两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绘制的过程比较顺利,最后呈现的效果还不错,《晚晴野渡》获得了“首届全国漆画展”优秀奖。

漆画《自然·构造》

肖飞金伟

xcm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优秀奖

浙江美术馆收

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我的第二张漆画作品《自然·构造》,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这个作品也是以我的一幅油画作品为创作稿完成的,我的这两段经历,恰好佐证了我的观点:画稿对漆画创作的重要性。画稿实际上就是骨,是作品的核心,没有结实的骨,作品的血和肉也就是散的。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喜欢用一个词,叫“骨骼惊奇”对吧?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这第一点我就要强调画稿的重要性,大家需要重视它,自己在创作时,把要画的内容弄懂、弄明白,好的作品就成功了一半。

二、关于"绘画功力"

我们都知道,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创意,但再好的创意也要通过绘画功力来实现,画面的构成、层次、色彩能经营的恰到好处,作画时能让画笔随心而走,无不是靠绘画功力来支撑。漆画作品绘制工艺复杂,画面布局、结构一旦出现了问题,是很难调整的,没有绘画功力,即使在漆画制作过程中意外的出现"神来之笔",可能也会“发不现、留不住”。学员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幅看起来要废了的画,请老师来帮助磨一磨、染一染,画面效果就能瞬间改变。老师们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艺术视野、修养和对画面的把控能力高于我们。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美协漆画艺委会领导们的创作经历而发现,他们绘画功力都很强。陈金华主任早期以惠安女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多次荣获福建省美术作品展的一等奖。汤志义秘书长油画专业出身,从他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渔舟漂致》可以看出,他对印象派绘画色彩的理解、运用和形式美感的掌控力超强,给漆画界吹进了一股新风,与其他参展作品相比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引起了美术圈轰动。

三、关于“绘画状态”

对于漆画创作,我不能算是专业的,但我一直坚持油画写生教学和油画创作,还定期去景德镇画陶瓷。以前陈圣谋老师表扬我说,肖飞平时不画漆画,但一画起来就能入选获奖。非常感谢陈老师对我的溢美之词,其实我的经验是,画画创作是不能间断的,要有连续性。虽然有人说“绘画是可以捡回来的”,但是隔得时间久了,真的是很难很难保持那种创作状态。程向军老师在漆画创作之余,一直涉猎多画种研究,最近在网上看到他去山西进行具像油画写生创作,程老师水墨作品《荷系列》就能看出他具有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吴嘉诠老师的艺术修养,绘画能力很全面,被誉为漆画界“黄埔军校的首席教官”,他早期的素描、水粉画的水准很高。8年吴老师参与奥运火炬厦门传递的大场面群像创作,如果不是处于良好的绘画状态,根本驾驭不了。吴老师还是多面手,学生们抽象、具象的作品他都可以调整修改,是我前面所说的具备化腐朽为神奇能力的典范。如果你们认真进行个案研究,会发现优秀的艺术家每天都处在创作、思考中。

所以好的绘画状态,是要产生一种良性的艺术思维习惯,在你不创作时,善于捕捉眼睛所看到的信息,筛选转化到你自己的艺术创作库中,关键不在于你每天都要动手画,关键在没有工具,你的艺术脑经也在转,就如呼吸一般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是最自然最佳的状态。

四、关于“创作方法”

我认为,创作没有固定模式,由于漆画作者来自五湖四海,学术背景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我画过一段时间现代水墨,目的是解决油画、漆画创作中一直存在的“紧”的问题,水墨可以让我放松、自由,让我在绘画中不拘于形式,寻找一种新的可能性。“墨”留下来的痕迹状态,所形成的大小笔触,通过随意的剪裁,艺术的处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的漆画作品《无欲》、《补天》、《山川系列》都是从水墨作品中寻找出的灵感、构思设计完成的。

漆画《无欲II》

肖飞

x30cmx2

漆画《补天》

肖飞

xcmx2

漆画《山川系列III》

肖飞

60x60cm

五、关于“学习借鉴”

在江西画界,过去有一种说法——“不会画画的才去做漆画”,漆画创作中确实存在拷贝他人的绘画摄影作品,利用电脑制作完成画稿,直接借用的现象,他们“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去做作品,没有延续性,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我个人认为借鉴应该指平时的看、多学、多交流,但进入创作阶段时一定要把脑袋都清空,最好不要把思维局限固定在别人已有的成果上,如果被圈住,那就很难做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还有可能会被人打假,消化了的自然会与我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东西。

肖教授认真解答学员提问

学员提问:我想问一下肖老师您在“具象”转“意向”的油画创作过程中,是怎样转变的呢?

肖飞:我早期的油画作品以写实为主,通过客观描画来再现对象。但在当下这个时代,你会接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你会看到别人这样画比你那样老老实实的画效果更好。于是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加一些自己的情绪在画面中?我自觉不自觉的尝试“借景抒情”的艺术表达形式。当然这并不是说在画画当时要依靠什么强烈的情绪,而是长期慢慢索下的一种潜意识体验。所以说外界的冲击对艺术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油画《天海一色之二》

肖飞

xcm

油画《天海一色之二》是我去年参加中国油画双年展的一批作品之一。这个展览以“在意”为主题,要求的是写意作品。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他很欣赏我的作品中对色彩的表达而邀请我参展,但其实写意画对我来说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为了能有较满意的作品参加这次展览,我逼自己不断地尝试、突破、改变、提高。在创作中,我的绘画方式转向于平面,放开大胆的画,让自己没有那么多拘谨,不考虑传统意义上的“光、颜色”,而是用自己多年色彩经验的积累来表达意境。最后的作品让策展人很满意。

经历了那段“具象转变写意”的创作时期,我再创作时,画面的整个状态就更自由、随性,画中更强调主观和意象。下面这几组作品是我在参加完展览之后,去福州琅岐岛带学生生的作品。

油画《琅岐系列》

肖飞

70x30cm

油画《琅岐系列》

肖飞

70x30cm

油画《琅岐系列》

肖飞

x70cm

学员提问:肖老师您刚刚说到对“水墨”进行的借鉴问题,我想问仅仅是从国画中“水墨”的这种表达来借鉴是不是对我们的创作比较有局限?

肖飞:当今绘画画种的概念已经很模糊,在漆画创作中,一切艺术表现形式都可为我所用。借鉴还包括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刚才说到水墨的借鉴,只是漆画创作中借鉴的一种方式,我个人的经验是用水墨来寻找创作中的构图、肌理、黑白的效果来的快、来的直接。艺术创作需要与时俱进,昨天,准备讲课材料的时候,看到了我女儿几张作品,顿时觉得自己“老了”。我在这里放几张她的作品,供大家交流、批评。

国画《海女与果潜》

肖婷婷

68x68cm

国画《情人》

肖婷婷

33x33cm

国画《雾霾的联想》

肖婷婷

60x60cm

她的作品极富个人风格,将东方绘画语境中的平面语言、以线造像的特点,与西方立体主义的重构、西画以面塑造的表现性大胆融合。她的绘画主题是充满了无尽的自由和想象,她希望观者在作品中穷尽心思,想寻找画里物象的来龙去脉。画中的人物、景象摆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描摹客观的近似写照,而注重表情,刻画精神,崇尚心灵的表述方式,为观者建造了一个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画境。

学员提问:我看肖老师的创作,先开始是通过写生对客观进行再现,到了后面是对意象性的一种表达。我个人的画作开始也是具象的再现,后来也想过转变,但是自己对画面的认识思考还是没有达到自己最终心里想要的结果,到了后来我就是在色彩上揣摩,而现在又是进入到了一个逻辑性的创作中。每次转变,我都很难坚持下去。我听了肖老师这个讲座,我想问肖老师,是一种什么原因使自己在创作过程的转变中一直坚持下去?

肖飞:实话说,一方面是迫于压力,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一直有梦想。我会经常去北京转转,在交流的过程中老朋友调侃“你还在画这些不入流的老东西啊”。怕被老朋友看不起,同时觉得自己的创作还是有提升的空间,有很多想法还没有实现。因为,梦还没有做完,所以一直在变,一直在坚守。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艺术创作,没有捷径可以走,只有按自己的既定目标走下去,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正方位才能有所获。当然,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作稿”很重要,一张好的漆画必定要有一个成熟的、高品质的稿子。就像我们说的“设计图层”的重要性一样:开始时,图层要丰富一些,随着后面的打磨过程而不断删减图层,这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我在漆画创作中的思维模式和考虑角度会受到其他画种的影响,例如最初的创作想法是把水墨运用到油画、漆画的创作中。在创作初期,我画的比较“紧”,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后才画的比较“松”。

油画《破晓》

肖飞

xcm

学员提问:在漆画创作过程中怎样保持一种持续的激情状态?

肖飞:漆画创作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持续”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但“激情”这个词语不太合适。对画面中有些不太满意的地方,我们还是要耐心、大胆的尝试修改,修修补补,大问题是由无数个小问题组成的,学员们其实水平都很高,自己都看不出问题了,画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在创作中真的很难达到自己的要求,建议先停一段时间,等过些时间再重新去审视。对于画面把握能力的长期积累是一种修行,漆画创作要的不是激情,要的更多的是耐心,要的是修养。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艺术创作不能怕,要勇于创新尝试,更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否决自己!个人粗浅的一些感受,希望大家多多批评,谢谢大家!

寇焱:非常有幸,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肖老师的讲座,也是第一次能够看到肖老师的综合能力这么强,今天终于能看到这么多作品的集合。这也能看到肖老师漆画作品背后的深厚积累。尤其是谈到“写生”这个话题,今天肖老师也是提到写生这一方面的重要性,对我们晚辈来说也是一种提醒。如果光是“就漆画,画漆画”,那是死路一条。运用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积淀来对漆画进行滋养,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好好总结和借鉴的,以后还要多多跟着前辈学习。肖老师一直很谦虚,说他讲不出什么,其实还是一句话行胜于言,他用他的作品很好的阐述了他的艺术观点。再次感谢肖飞教授的精彩讲座!

年9月29日

漆材铺子∣漆彩伴漆友

淘宝搜索漆材铺子,铺子给漆友们最好的品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6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