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系列美国史密森机构弗利尔博物馆之

北方乌发口服液能不能治脸部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4271.html

点击标题下↑↑可快速   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宏伟目标:我要帮我的兄弟姐妹们寻找我们散落在海外的祖先。数量惊人,不可能完全覆盖,但我告诉自己要尽力。因为它们,与我们血脉相连。有根的人生,不漂泊。

  藏品涵盖瓷器、玉器、文玩等很多方面(不包括书画、青铜器、石木雕),品种虽不同,但站在比材质更高的一层台阶去看,我想,好的艺术品都有一个共同拥有的本质:两个字,“精神”。

  本人知识有限,若有名词方面的翻译不当之处,还望高手老师们不吝指正。接下来我们欣赏美国史密森机构弗利尔博物馆的藏品,敬请大家欣赏:

商代琮玉(软玉)

公元前-前年H:5.6W:6.9D:6.8cm

商代琮玉

公元前-前年H:7.8W:7.0D:7.0cm

北齐南响堂山洞窟壁饰

-年H:.8W:.6cm

北齐“西天”壁饰出自南响堂山洞窟

年H:.9W:.5cm

  阿弥陀佛是西天的主宰。信徒相信:对阿弥陀佛的绝对信心可以使一个人在西天重生。在此壁刻中,阿弥陀佛坐在一个池塘边,迎接从莲花中新生出来的灵魂们。这块壁刻是目前所知中国艺术中对西天的最早描述之一。它来自南响堂山二号洞窟。响堂山洞窟靠近邺城,北齐的都城。

  (山妹注:响堂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余龛,大小造像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脱胎干漆佛像

  这种淡淡的优雅和瘦长的身材是六世纪中国佛教雕像的特征。但是,其自然主义的衣襟刻画手法和符合解剖学比例的造型显示了它的断代接近七世纪。在一个陶胎上,覆上多层浸满油漆的织物,最后覆上一层油漆糊,以刻画表面细节。油漆干了以后,陶胎被移去,留下一个质轻却坚牢的外壳,涂上金,或用金装饰。这种工艺叫做干漆。

  (山妹注:夹纻干漆工艺大约萌芽于战国,隋、唐时臻于鼎盛。惜宋代之后,此种造像工艺渐次失传,至今,元、明时期的作品,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白马寺的十八罗汉像,是目前国内仅知的一例。

  中国是干漆艺术发源国。夹纻干漆技法是一种将漆涂于麻布表面使其干燥成型的制作技术。就夹纻漆造像来说,可分为木心干漆法和脱胎干漆法。脱胎干漆法:用生漆将丝绸、麻布等织物糊贴在泥、木或石膏制成的内胎上,裱贴若干层后,形成外胎;然后脱去内胎,以中心空虚的外胎作为胎骨,经过上灰、涂漆、打磨、装饰等工序制成的漆器。)

雍正带款釉上彩山水图杯景德镇

-年H:4.1W:10.1cm

画此杯的匠师用釉彩的不同厚薄来刻画出不同的阴影

周代晚期、战国时代带扣青铜、金、银

公元前4世纪H:12.4W:6.1D:3.0cm

东周青铜舞人

公元前5世纪H:0.1W:0.0cm

商代觚青铜

公元前12-前11世纪H:32.6W:19.1cm

清青花人物瓶景德镇

19世纪H:29.0W:23.5D:23.5cm

清康熙青花人物带盖瓶一套五件之一景德镇

-年H:40.2W:13.0D:13.0cm

东周龙形玉佩出自河南

公元前5-前4世纪H:6.8W:21.8D:1.0cm

汉代带扣玉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H:5.0W:2.8D:2.6cm

汉代骨制小件骨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H:4.7W:5.0D:2.9cm

东周鸟形玉佩玉

公元前5-前4世纪H:5.0W:3.2D:0.4cm

汉代玉蝉玉

公元前年-公元年H:6.0W:3.0D:0.8cm

商代柄玉

公元前11世纪H:10.4W:1.6D:1.6cm

西周小件玉

公元前8世纪H:3.4W:1.9D:1.9cm

明代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工笔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工笔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明代花鸟绢本设色

--年H:25.9W:20.9cm

宋拓《淳化阁帖》第八卷王羲之书法

年刻12世纪拓H:34.1W:13.1cm

  (山妹注:7年7月26日电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25日介绍,在市政府支持下,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美国购回了被誉为“法帖之祖”的北宋祖刻《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是在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由宋太宗赵光义下旨镌刻的一部古代书法丛帖。侍书学士王著奉旨编选了宫廷收藏的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的墨迹,共108人420帖,分作十卷镌刻在枣木板上,然后用名贵的歙墨和澄心堂纸,拓印成少量墨本,赐给亲王大臣。

  《淳化阁帖》的原版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的宫中火灾中全部焚毁。历朝历代虽然多次翻刻,但是淳化年间的原刻本久已不全,只有零星散本流传了下来,为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收藏。上海博物馆从安思远处购得的《淳化阁帖》仅存第四卷、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

  《淳化阁帖》被誉为“法帖之祖”,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的回归,引起了中国书法界的高度重视。著名书法家启功表示,“是解放以来最重要的文物回归”。

  此次购回的《淳化阁帖》虽然只有4卷,但其中的第六、七、八3卷全是摹刻王羲之书迹的专卷,共收170帖。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介绍说,现存的王字法帖也只有20余帖,因此这3卷拓本保存了已经失传的王羲之书迹,是了解和研究王羲之书法艺术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时也是鉴定王字摹本真假的重要参照物。

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人的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录先秦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

  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被视为宝物,价值连城。7年,上海博物馆斥450万美元巨资,从美籍犹太人、收藏家安思远手中购得《淳化阁帖》祖刻本的第、六、七、八卷,在国内引起轰动。而450万美元的价格,使得《淳化阁帖》成为目前中国最贵的书画作品。)

南宋《淳化阁帖》拓本第一卷汉章帝书、晋武帝书

年刻12世纪拓H:34.1W:13.1cm

宋拓《淳化阁帖》第二卷

年刻12世纪拓H:34.1W:13.1cm

  第二卷包括了前朝著名大臣们写的(或被认为是他们写的)书法,包括三章小楷作品,被认为是三国书法家、政治家钟繇的作品。有些学者认为,第二卷中的钟繇作品实际上是出自王羲之之手的临摹作品。钟繇的小楷以其精妙的笔法和祥和的气势历来为后世所景仰。

宋拓《淳化阁帖》第三卷

年刻12世纪拓H:34.1W:13.1cm

宋拓《淳化阁帖》第四卷

年刻12世纪拓H:34.1W:13.1cm

宋拓《淳化阁帖》第五卷

年刻12世纪拓H:34.1W:13.1cm

宋拓《淳化阁帖》第六卷王羲之书法

年刻12世纪拓H:34.1W:13.1cm

宋拓《淳化阁帖》第七卷王羲之书法

年刻12世纪拓H:34.1W:13.1cm

带扣木

年代未定H:14.8cm

唐可能是杖的顶端铜

--年H:8.3W:2.7cm

宋代杯青铜

-年H:6.8W:2.6cm

唐代狮子青铜

-年H:6.2W:4.5cm

唐穿罗马服装的舞人青铜

--年H:6.0W:2.6cm

唐兔子青铜

-年H:4.1W:1.5D:2.6cm

古玩元素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9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