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精粹博睿讲堂第87讲,漆出千文万

年4月7日,博睿讲堂第87讲,由朱宏老师主讲的“漆出千文万华来——中国古代漆器”,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举办。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来的博友也挺多的。

正在讲解的朱老师,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呢。

漆器是中国发明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以漆液涂在器物表面,制成日常器或工艺品。

我们的先民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漆树只生活在亚洲,生长5-10年后开始割漆,得到天然的生漆叫做大漆。初得到的是乳白色,氧化后变成深棕色,水分蒸发干后呈现黑色,如果加入朱砂则为红色,以此法便可得到各种色彩的漆料。

夹贮(脱胎)干漆佛像唐初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制作漆器的胎骨通常有:木胎、竹胎、夹纻胎(脱胎)、金属胎、瓷胎等等。用漆液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颜色的漆,以便涂饰花纹、绘制图案。

红漆描金

漆器的装饰技法有很多种,如平漆,即是用漆直接涂在器物表面的。

描金,则是在器物表面上,用金色描绘花纹,一般描绘在黑色漆器上最为常见,其次是红色和紫色。

填漆炝金花卉纹圆盘明

故宫博物院

炝金,即是在器物表面涂上漆,干后,以针刻刺图样。然后撒上金屑使之平,称为戗金。撒银屑的,称为戗银。

剔红携琴访友图葵式圆盘局部

故宫博物院

在厚厚的漆上雕刻图案,其中在红漆上雕刻叫剔红,再黄漆上雕刻叫剔黄。这样的漆一般至少八、九十层,多的更有一、二百层。

张成造云纹剔犀盒

安徽省博物馆

使用黑红两种色漆有规律地逐层髹涂百余遍,在达到足够漆厚的胎骨上剔刻,这种方式叫做剔犀,也叫做云雕。

剔彩货郎图圆盘局部

自下而上共髹土黄、红、黄、绿、红五层漆,是明嘉靖剔彩的代表作。

在器物上用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漆上,每层若干道。需要表现什么颜色,就将其上的漆层剔掉,表露出颜色来。这样雕刻出来的花纹,色彩绚烂,叫做剔彩。

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

金银平脱,是指先用金银刻出纹样,然后粘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干燥后再髹漆二三遍,最后再研磨显出金银的花纹。这样的漆物,花纹和漆面保持同等的平度,再加推光则更加精美。

嵌螺钿铜镜

用贝壳内部白色的部分制作成人物,动物等纹样,然后镶嵌到漆雕镂或髹漆器物上,就形成了螺钿镶嵌的漆器。如果螺钿比较厚则称为硬(厚)螺钿,反之较薄则为软(薄)螺钿。

大部分漆器的装饰手法都在以上的方式中。漆器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现最早出土的漆器为新石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这么长的时间,漆器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更多内容欢迎到博睿讲堂听朱宏老师现场的精彩讲解哦!

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团。

我们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往期精彩

通票介绍

年北京博物馆通票介绍

通票介绍

拥有年北京博物馆通票十大理由

通票介绍

北京博物馆通票带你看不一样的北京

活动介绍

年博睿讲堂、博物馆参访团活动报名指南

活动介绍

年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活动汇总

活动介绍

年博睿讲堂回顾

通票订购方式

《年北京博物馆通票》

全市全年统一零售价元!

线上订购: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官方微店,也可以通过“北京博物馆通票”淘宝店购买。

线下订购:西单北京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部分参加通票的博物馆。

订购-;;

团购热线(送票上门):;;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微店购买通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zz/10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