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03/4753196.html
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昆仑饭店预展,15日举槌的北京文津阁年春季拍卖会虽然姗姗来迟,但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即将开场的这场拍卖会,以“中国书画”“诸相非相——佛教艺术专场”两大专场的形式,共推出近件艺术精品,规模虽小但件件精心,几乎涵括了近半部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艺术史,及来源可靠、品相精美的佛教艺术品。
中国书画
笔墨丹青一门历经数代文人、书画家的实践和演绎,成为最具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与时代特质的艺术门类。近百年间,更是涌现出无数大师名家。
北京文津阁年春季拍卖会的“中国书画”专场,展出近现代书画、百年书法等精品力作,涉及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吴冠中、傅抱石、陆俨少、林风眠、吴湖帆、丰子恺、郭沫若、赵朴初、沙孟海等近现代书画名家、文人学者。可谓十月拍卖季的一场书画盛宴。
此中,文津阁精心策划并推出的“丹青功德——启功先生书画专题”,内收十余件启功书画作品,殊为难得。其中包含启功先生书古人治学名句、《论书绝句》自作诗、《赵孟题钱玉潭八花图卷》考、书赠友人的吉言雅联等,无一不体现先生深入浅出的书法理念,博观约取的学书经历,以及乐观豁达的处世精神。
启功书法《乐观益寿》镜心水墨纸本31.5×97cm/12.4×38.1in(约2.8平尺)
估价RMB:,-,
启功《竹石图》镜心设色纸本.5×65.5cm/52.2×25.8in(约7.8平尺)
估价RMB:,-,
启功行书诸葛亮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镜框水墨纸本68.5×44cm/27×17.3in(约2.7平尺)
估价RMB:80,-,
启功行书自作诗立轴水墨纸本67×45cm/26.4×17.7in(约2.7平尺)
估价RMB:,-,
沙孟海书法《博世艺术中心》镜心水墨纸本21.5×99cm/8.5×39.0in(约1.9平尺)
估价RMB:80,-,
吴昌硕《卢橘夏熟图》立轴设色纸本.5×48cm/60.0×18.9in(约6.6平尺)
估价RMB:,-,
陆俨少《黄山松云图》镜心设色纸本78.5×35cm/30.9×13.8in(约2.5平尺)
估价RMB:,-,
出版:《陆俨少山水画集》第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年3月。
丰子恺《杜甫诗意图》镜心设色纸本69×34.5cm/27.2×13.6in(约2.1平尺)
估价RMB:,-,
吴冠中《挺立长松图》镜框设色纸本70×46cm(约2.9平尺)
估价RMB:1,,-2,,
吴湖帆行书辛弃疾诗镜心水墨纸本.5×47cm/41.1×18.5in(约4.4平尺)
估价RMB:,-,
瞿秋白楷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34cm×2/53.5×13.4in×2(约4.2平尺/每幅)
估价RMB:30,-50,
吴大澂《仿石谷山水图》立轴水墨纸本77×32cm/30.31×12.6in(约2.2平尺)
估价RMB:,-,
钱谦益书法自作诗手卷水墨纸本
题跋:25×cm/9.8×48.4in(约2.8平尺)
镜心:20.5×cm/8.1×.4in(约7.5平尺)
估价RMB:,-1,,
唐敦煌《金光明经卷第一》手卷水墨纸本23×cm/9.1×78.0in(约4.1平尺)
估价RMB:,-,
来源:佳士得5年12月3日Lot2。
刘墉书法手卷水墨纸本
引首:19.5×50.5cm/7.7×19.9in(约0.9平尺)
本幅:19.5×50.5cm/7.7×19.9in(约0.9平尺)
后跋:19.5×50.5cm/7.7×19.9in(约0.9平尺)
估价RMB:,-,
笪重光书法镜心水墨纸本22×54cm/8.7×21.3in(约1.1平尺)
估价RMB:80,-,
诸相非相——佛教艺术专场
本次佛教艺术品专场用20件精选拍品,以期为市场呈现一场寂静庄严的佛教艺术之旅。更为难得的是,全场20件拍品一如既往地都经过严格甄选,件件传承有序、来源可证。
如封面作品“清康熙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及“14世纪铜鎏金嵌宝浮雕仙尊像”,不论其艺术性、宗教性,还是稀缺程度,都极为难得。
清康熙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H:24cm
估价待询
寿无量愿无量光明无量愍有情觉有情接引有情
康熙宫廷无量寿佛赏析
文/吴之韡
年,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使沉寂许久的拍卖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市场看惯了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大量模式化、毫无个性的作品,并且把它们认定为清宫标准样式的时候,我们在文津阁的拍品中看到了这尊无量寿佛。凡是见到他的人,无不惊艳于它的优雅气质,倾慕它的内在精神。此尊无量寿佛造像堪称是清代康熙时期宫廷造像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
无量寿佛被认为既能满足现世人间众生的对于福寿绵长的追求,又能接引善良的众生死后超脱轮回之苦,往生美好的西方极乐世界,因此在清朝的佛教信仰,特别是宫廷和蒙古王公贵族之中,是极为重要的佛陀。康熙皇帝受哲布尊丹巴传授无量寿佛之灌顶后,当时即被蒙藏各部视为无量寿佛化身于人间的转轮圣王。乾隆帝在《永佑寺碑文》中说:“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以无量寿佛示现转轮圣王,福慧威神,超轶无上”。所以为了祈福长寿,颂扬帝王如佛陀在世护持人间,皇帝命宫廷造办处铸造了大量风格各异的无量寿佛,故这一题材为清代宫廷造像中代表性题材。
康熙造像以选材考究,铜质精密,铸造精湛,雕刻娴熟、装饰繁缛、鎏金亮丽而著称,总体上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皇家气韵。现存典型的清康熙造像存世量并不多,一直是藏家所追逐的对象。该造像最为殊胜之处在于分体铸造,而且主尊和莲花台座皆保存原装鎏金封底。从莲瓣形式看,显然受到了喀尔喀蒙古造像的影响。可参阅香港佳士得年11月28日拍品号,与此尊造像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完全如出一辙,出自宫廷造办处,应属于清康熙宫廷造像一组作品。也可参阅一尊清康熙五十二年干漆夹纻无量寿佛,载于黄春和先生著作《藏传佛像艺术鉴赏》,4年,彩图72,其为典型的康熙宫廷造像,与此尊造像具有相同的艺术风格。
无量寿佛造像欣赏
从古至今,佛陀形象的造像一直遵从着《度量经》的规范,留给艺术家自由创作的空间很小,在几乎没有发挥余地的方寸之间,康熙宫廷的艺术家创作出了这尊具有精美、生动的外在形象以及深沉慈悲内涵的内在精神世界的艺术精品。
此尊无量寿佛是报身形象,头顶为瓶式宝髻;五佛宝冠及上身饰连珠式璎珞和长链,手和足部钏镯等“五衣八饰”,其上均以珊瑚、东珠、绿松石等交错镶嵌,色彩各异,极显华贵。耳后缯带呈U字形,贴着耳垂向下后往外扬起,耳环圆环形,下缀嵌松石珠饰。
佛像额圆面丰,鼻梁直挺,双目细长,双唇微抿,面含童稚般纯真的微笑,象征此佛内在宁静纯洁的精神世界,这是康熙时期造像的典型面部特点,明显受到蒙古和西藏的影响。
上身袒裸,双肩宽厚,腰部收束,显得躯体柔软;双臂略悬,施禅定印,帔帛包裹双肩,绕小臂飘落身后,再从双腿下穿过,垂落座前,裙子与帔帛表现手法极为写实,纹褶转折起伏,流走自然,颇为洒脱生动,表现出丝织物的柔软质
感,可见工艺水平之高,加工之精良。
佛像肩部前后帔帛上花纹以及双腿裙缘上的装饰图案均是阴刻錾刻细密花纹,借鉴了织绣上的装饰图案,以细腻精微的技法在铜像表面生动地表现出来。莲座极为特殊,为三层仰莲,一层覆莲,层层展开,莲茎清晰,从造型看,此层莲座下当另有台座供奉。故宫博物院的罗文华先生认为:“从莲瓣形式看,显然受到了喀尔喀蒙古造像的影响,令人联想到康熙时期多伦诺尔和承德一些寺庙的雕塑,明显带有喀尔喀风格造像的实例,说明当时这种影响的出现是很自然的,毕竟哲布尊丹巴在北京和多伦诺尔居住了10年之久,其艺术风格不可能不影响到皇家寺庙中。但喀尔喀蒙古绝少使用镶嵌,当时宫廷造像也较少用镶嵌,而内蒙古造像相对喜欢用珠石镶嵌。从菩萨的面部特征、内在气质看,很有内蒙古造像的特点。我们倾向于将这尊佛造像视为康熙时期为承德或多伦多诺尔铸造的作品之一,或者就是在当地所铸也未可知。”
此尊造像整像通体鎏金,胎体厚重,面型端庄俊秀、造型比例精准、装饰繁缛华丽,莲座工整大气都具有清康熙金铜造像的艺术特点。宝冠、耳珰、缯带、璎珞、钏环及衣饰均雕刻细腻精致,一丝不苟,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做工考究,为现存清康熙造像的精品。
无量寿佛的来源和佛教意涵
无量寿佛的来源,要从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说起。阿弥陀佛的梵文原意是“无量光”和“无量寿”两种意思,具有空间和时间两种性质,本来是阿弥陀佛一身所兼具的,无量寿佛(Amitayus)和无量光佛(Amitabha),汉文译名均称为阿弥陀佛(Amitabha)。无量光佛的起源可追溯至大乘佛教时期,是一尊古老的具有太阳神神格的尊神。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起源不同,随着佛教的发展,二者的概念重合,印度后期经典中二者已经混同,在印度、中国和日本,他们均被看着是同体异名。但在藏传佛教中,他们是不同的两尊神。藏传佛教认为:在五方佛体系中,无量光佛居西方,身色红色,为莲花部族之首,其国土为“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是其化身,在喇嘛庙里无量寿佛的壁画、雕塑、唐卡画像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灵塔殿里,更是不可或缺的。藏传佛教寺院常把无量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合供一起,尊称“长寿三尊”,这一合供形式便是无量寿佛被赋予现世功用的重要体现。藏传佛教不仅在信仰功用上拉近无量寿佛与世间众生的距离,而且从形式上也将无量寿佛塑造成世间天人形相,最典型的特征是双手作禅定印放在双膝上,手持一个生长着吉祥花卉的宝瓶,两足以金刚双跏趺安住于莲花月轮上。他的头微低,表情静穆高洁,看上去雍容华贵,亲切感人。
无量寿佛的本愿也是让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就往生极乐净土,修成证果。《无量寿经》云:“世间导师无量寿,尽度一切非时死;护佑痛苦无依众,敬礼觉者无量寿。非时死兆出现时,无量寿佛即显现;迅疾祛除致死因,愿速获得长寿果。”藏传佛教更明确说到以无量寿佛为本尊,可以能断轮回之根,免除一切魔障、瘟疫病苦,消除一切水火刀兵盗贼等灾难,并积聚五大力量、延长寿命、增长财富、身强体健,更可消除行者修学佛法之大障碍,共同与不共、入世法及出世法之大成就最终皆可获得。
明清宫廷造像融合汉、藏艺术于一体,造型完美,风格成熟,题材丰富,工艺精湛,见证了明清汉藏民族之间友好关系和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体现了明清藏传佛像和宫廷艺术的最高成就,既反映了明清冶炼铸造和绘画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又反映了明清藏传佛教思想、教派发展和神像崇拜的历史面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和宗教价值。
康熙宫廷造像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融合了明代汉地造像和西藏地区造像的特点,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特点的造像,虽然现存造像数量较乾隆一朝有所不及,但却因此时期造像做工精美,造型端庄、大气,而受到世人的喜爱。正是基于这些特殊地位和价值,所以自佛像唐卡进入艺术品市场以来,康熙宫廷造像一直受到国内外佛像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受到广大佛像收藏爱好者的热烈追捧。
17世纪晚期释迦牟尼坐像H:14.5cm
估价RMB:,-,
14世纪铜鎏金嵌宝浮雕仙尊像H:18.5cm
估价RMB:,-,
西藏18世纪六臂玛哈嘎拉唐卡76×50cm
估价RMB:,-,
西藏18世纪释迦太子本生传69×44cm
估价RMB:,-,
18世纪释迦牟尼佛H:22.5cm
估价RMB:,-,
北京宫廷18世纪贤劫千佛唐卡54×41cm
估价RMB:,-,
清乾隆降龙罗汉刺绣×cm
估价RMB:,-,
17世纪祥麟法轮鹿高40cm法轮高50cm
估价RMB:,-,
责编:刘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