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秘器生漆

生漆具有耐腐、耐酸、耐磨、耐热、、隔水、耐溶剂和绝缘性好、富有光泽等特性,是工业设备、农业机械、手工艺品、军工、基本建设和高端家具等的优质涂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出口的重要物资之一,以量多质好著称于世。

生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它是采割于漆树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涂料,接触空气氧化后逐步转为褐色,四小时左右表面干涸硬化而生成漆膜。

关于漆树的记载如:

《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北山经》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

其实在先秦时代,漆树就已是常见的栽培树种。书籍里所提及的兖州、虢山多指山东、甘肃一带,其生长的漆树所生产的漆丝在几千年前就用作为贡品。

另外,在生活使用方面,先民早期使用生漆也早有印证。如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掘出土的距今年前的涂漆木碗等等。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早有先例和记载。特别是明清时期素有“贡漆”之称的“楠杆生漆”,专为皇家贡品,一度曾远销东南亚各国。

生漆主要分为两类:

大木漆:大多为原始野生,树干较为粗大,所产之漆相对浓稠,干燥性好,黑度大,附着力强,硬度大,耐用性强,是传统出口所需。

小木漆:大多为栽种,所产之漆轻淡,透明度好,光泽好,干燥性略差,附着力不如大木漆。

天然生漆以地域而名的有毛坝生漆、城口生漆、安康天然生漆、贵州天然生漆等。

所以市场上的生漆工艺也是差之所以,使用的生漆不同,家具成品色泽质感都会有所差异。

生漆工艺是传统家具工艺中对木质家具进行保养与美化的一种手段,绿色天然的制作工艺,保留木质天然木色与自然纹路,制作工艺复杂,要求高超的记忆水平,要求做到入木三分,渗透到木质深处。

其工艺步序包括打底子,刮面漆,磨砂皮,再擦漆等多个步骤。从天然漆树中采割生漆,对家具进行上漆操作,家具每上一次漆,需等晾干后用砂纸打磨一次,然后再上漆,再打磨,这样的工序需要反复十几次。在此过程中,家具需多次被送入荫房,因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漆膜方能干透。

木质家具上漆,是为了防止木材干裂,同时也有提亮,艳丽家具颜色的功能。古代没有化工合成的技术,一般都是提取植物汁液熬制而成。天然漆具有环保功能,通过渗入木材,与木材合为一体。长时间的擦拭打磨,还能有包浆效果。使家具焕发出另一种神韵。但由于大漆的原料价格昂贵,加上大漆工艺面临失传。大漆家具见到越来越少了。只有一些坚持品质、守住初心的匠心手艺人,还在坚持使用大漆工艺。

····················END··················

沁一居创始人·叶子

红木爱好研习者

qyj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zz/5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