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约有座寺院、30万尊以上的佛像。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最古老的佛典古文书都在日本。
日本奈良法隆寺九面观音像,唐代,公元8世纪日本奈良法隆寺藏综观日本的佛教,早期在“教理”和“实践”上,是承袭中国传统。天台宗的“圆顿戒”,净土真宗的“信念主义”,禅宗的“生活即佛法”,密宗的“即身成佛论”等教理,都是中国原有的。而日本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与日本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融合,转变成具有日本特色的佛教文化和艺术。
五劫思维阿弥陀如来坐像
13世紀木雕日本东大寺阿弥陀堂供奉
佛像无悲无喜,无忧无扰,自观自在,化苦为乐。驻足于佛像前,我们心中涌起的,并非盲目的崇拜,而是真挚的敬仰。
当我们欣赏一尊佛像时,我们不仅能看到纯化了的艺术和精神,也交织着理想的寄托与现实生命的美感。
日本四国遍路上数不清的佛像摄影:晨栋数代的遣隋史、遣唐使来到中国,不仅带回了佛经典籍,也带回了佛像与佛的微笑,比如空海大师带回的佛造像就有:“刻白檀佛菩萨金刚等像一龛;白绁大曼荼罗尊四百四十七尊;白绁金刚界三昧耶曼荼罗尊一百二十尊;五宝三昧耶金刚一口”。传说这些都是金刚智从南天竺国带入长安,后来传给不空,不空又传给惠果,最后惠果传给了空海。
诸尊佛龛,唐代,公元7~8世纪
日本金刚峰寺藏
观音菩萨立像(百济观音),飞鸟时代(7世纪),法隆寺藏摄影:飞鸟园,图源:art.icity.ly专注艺术史分享的,特邀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留学多年的博士朱若麟(司马小北)先生,用精美的图片来讲述日本佛像艺术史,推出“日本佛像史”5讲线上专栏,推荐给大家。
??5讲专栏扫码订购首节课免费试听特邀讲师司马小北东京艺术大学文化财保存学雕刻修复研究室博士,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传统雕塑工作室毕业,曾担任电影《妖猫传》副美术。第一讲飞鸟时代课程内容:被遗忘的南朝样式
飞鸟与百济
渡来人与飞鸟京的营造
止利派佛师与作品
第二讲奈良时代1课程内容:初唐样式的传入——白凤美术的诞生
平城京与奈良大佛
中国佛教造像史中初唐时期官式造像遗存大多为石雕,例如长安地区出土的石雕造像和洛阳龙门石窟,石雕因为石材本身材料的限制,往往以浮雕、半圆雕的形式表现,而文献记载中的高等级寺庙造像多为金铜、干漆等材料制作,这些初唐佛教美术的精华多因战乱,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远离长安的奈良地区,因为遣唐使、留学僧的直接交流,保存了大量比敦煌、蜀地更接近长安风格的造像。第三讲奈良时代2课程内容:天平时代的至宝——捻塑系技法的传入
鉴真东渡与木雕的复兴
7世纪,朝鲜半岛的新罗在大唐的帮助下逐渐取得统一半岛的优势,百济、高句丽在战败灭国后,王族纷纷逃亡日本,日本在认清新的东亚局势后则多次向大唐派出遣唐使,年日本迁都奈良平城京,营造新京的同时,佛教成为国家信仰。营造官造寺院与巨型铜像、干漆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由遣唐使带回来的长安新样式,与以往经由朝鲜半岛而来的南朝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佛像着衣形式,对整体立体感与量感的把握,衣纹细节的处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之前程式化的轮廓处理,进入更加符合真实比例的归纳整理。第四讲平安时代课程内容:密教的传入与山野信仰
木造与寄木造—木雕技法的发展期
平安京迁都与新样式的传入
和样美术的诞生
院政期与三派佛师
9世纪初,空海与最澄入唐求法,在日本开创了真言宗与天台宗,年的大唐的会昌灭法让日本真言宗称为唐代真言密宗的海外遗脉,年日本迁都平安京京都,日本佛教由奈良公元年,大唐王朝覆灭,持续了年的遣唐使制度也由此中断,日本文化再一次进入独立发展时期。第五讲镰仓时代课程内容:南都复兴与奈良佛师
东国造像与运庆的登场
庆派佛师
院派佛师与圆派佛师
唐王朝灭亡后,日本终止了遣唐使制度,长安与京都之间的官方的文化沟通就此终止,但在佛教界,中国对日本的文化输出仍然继续,宋代禅宗、临济宗兴盛,日本佛教界派遣了大量留学僧入宋求法,将新的佛教文化样式带入京都、镰仓。同时,在奈良兴起了大型的南都复兴运动,东大寺、兴福寺在这一时期开展了大型复建工程,随着重建佛殿,奈良也产生了镰仓时代最为闪耀的庆派佛师。运庆、快庆等人将木雕佛像技法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成为后世至今无法超越的巅峰。▼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