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乡,在一老者家里不起眼的柜子上,看到了一小块漆籽油,我笑说这可是个好东西,老者点了点头,说搁这都十几年了,现在谁还记得这老古董,过去就靠它养活了我们一代人呢?可惜我们走的匆忙,也没有拍张这块漆籽油的片子,甚是憾念!小时候,我们吃的油除过大豆油,还有就是漆籽油。漆籽油比大豆油成本低,便宜,大豆油贵且难以买到,这样,漆油就成了我们那时的主要食用油。漆籽油,顾名思义就是漆树籽榨成的油,圆状呈浅黄色固体,炒菜做饭在烧焦的锅里转几圈,浓浓的香气就弥漫开来,那时候觉着这味道好闻极了。用漆籽油摊饼子,不粘锅,吃起来可口。用漆籽油炸疙瘩(逢年过节吃的比如炸红薯丸子、糯米及果子之类)也是极好。但吃时却有讲究,必须要趁热吃,搁凉了,表面就会积上一层薄膜,搅拌不开。吃了饼子也好,炸疙瘩也罢,你必须要把嘴擦干,擦不净的话,嘴边就好像抹了厚厚的粉,黄里透着白,白里渗着紫黑,也算是那时的一种风景!在乡下漆树籽不是所有人都能采摘的,天生过敏的人,从树下走过,就会满身痒痒,甚至出现红斑,不能用手挠,那样会溃烂的。吃漆籽油对一些人也有过敏反映,那是极个别的。那年月,缺粮少油,吃不饱,穿暖难,是常态,干啥都要凭票供应。一斤豆油,一块漆籽油,要将就一两个月。做饭的时候,不是往锅里倒,而是用一根筷子蘸着,很小心的滴那么几滴,然后赶紧将油瓶盖好,放在安全的地方搁好。和那个时候相比,这会儿我们就有点相当奢侈,一桶10斤装的菜籽油几天功夫就见底了,觉着现在的油咋这么不经吃呢?有这么一个段子,有个人特爱面子,人前人后总会说他天天有肉吃,在他家门背后挂一块肉皮,出门时用手指头抹一抹,涂在嘴上油光瓦亮的,人多的地方吹嘘显摆,时不时的擦擦嘴,让人瞧见他的满口油气。现在我们吃的油,种类繁多,想吃啥油就有啥油,什么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还有橄榄油、棕榈油、核桃油、葵花子油等等,超市转一圈,可谓眼花缭乱,应有尽有。漆籽油的历史已成往事,回味让我们觉得现在的生活水平是真的提高了,说实在的,对于这一切,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山水之乐斋
喜欢了就打赏,多少不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