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漆树别名:染山红、臭毛漆树、山漆等。
植物识别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小枝粗壮,无毛,顶芽大,紫褐色,外面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集生小枝顶端,无毛,长25-35厘米,有小叶4-7对,叶轴和叶柄圆柱形;叶柄长6-9厘米;小叶对生或近对生,坚纸质至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阔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多少偏斜,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背常具白粉,侧脉15-22对,弧形上升,两面略突;小叶柄长2-5毫米。圆锥花序长7-15厘米,为叶长之半,多分枝,无毛;花黄绿色,径约2毫米;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无毛,裂片阔卵形,先端钝,长约1毫米;花瓣长圆形,先端钝,长约2毫米,中部具不明显的羽状脉或近无脉,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长约2毫米,花药卵形,长约1毫米;花盘5裂;子房球形,径约0.8毫米,无毛,花柱1,短,柱头3裂,褐色。核果大,偏斜,径7-10毫米,压扁,先端偏离中心,外果皮薄,淡黄色,无毛,中果皮厚,蜡质,白色,果核坚硬,压扁。
药材基源:本品为漆树科漆树属植物野漆树以根、叶、树皮及果入药。
采集加工:根、树皮全年采,叶夏季采,果秋冬采。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m的林中。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味归经:苦、涩、平,有小毒。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喘,解毒,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哮喘,急、慢性肝炎,胃痛,跌打损伤;外用治骨折,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