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鼻」
上半部分表示鼻子,下半部分是蛇信,
表示鼻子的“咝咝”呼吸功能。
甲骨文「耳」
“耳”是“取”的本字,
以前打仗,割下死敌的耳朵,方便算人头。
甲骨文「肘」
小臂的弯曲处,小臂和大臂的连接部位。
大臂肱二头肌明显。
甲骨文「美」
头戴花环的人,谁头上的装饰多,
谁就更好看。
老祖宗的人靠衣装,相佐证的还有《卫风·淇奥》:
“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男子穿锦戴玉,则为美。
核心心理学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一种心理分析体系,在学习核心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汉字原型的博大精深,趣味盎然。
荣格认为,汉字是“可读的原型”,并认为现代人遭遇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心灵深处蕴藏着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有关。而现存的大多数汉字,我们都能追溯到它们最初的字形,如甲骨文。先民们选择一个字这样写而非那样写,是由无意识在起作用的。因此,汉字系统可以说是一个储藏上古先民无意识的心理宝库。
汉字身体原型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汉字的形体本身作为原型;
二是我们人类的身体作为原型。
两者碰撞结合在一起,发生的共鸣,便构成了汉字身体原型。通过两者的契合,在这一心灵深处的原型运作过程中,当心灵世界投射的时候,在身体留下它的影子,当世界进入心灵的时候,又在身体留下了痕迹,一切沉淀于身体,身体也容纳着一切。
汉字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产物,因此,我们能借助汉字进行心理分析。所谓实践出真知,或许也是心想事成的意念在起作用,在一次与来访者的沙盘中、在一个丝毫没有头绪的沙画中,我通过积极想像与汉字身体原型相结合,及时化解了我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促进了我与来访者之间无意识的联接和流动,并促成了来访者的神奇转变,从而验证了汉字身体原型理论的真实和有效。
在个案中,咨询师也是可以应用的,让来访者放松身体,让他感觉哪个部位有异样。
比如,关于“膝盖”的例子,来访者说,觉得自己膝盖有点冷,膝盖很沉。而通过对‘膝’字的原型分析,我们就知道了来访者的无意识症结所在。
从词源上分析,“膝”字和“漆”字同源,“漆”的右半部从上到下依次是“木”、“八”(表示分开)、“水”,反映了古人对漆树的经验:漆树被划开一道口子后,有液体从中流出。
▲漆树
漆树分泌的液体有愈合、黏附的功能,因此先民用“漆”字表示黏附,而“膝”字又与“漆”字同源,“月”表示人体部位,“木”、“八”部仍然表示分开和连接,加之“漆”字当中的黏附本意,古人在创造“膝”字时,其实已经把“膝盖是黏附部位”这一无集体无意识融入了字形中。
所谓黏附,不单指生理上的连接,还指心理上人与人关系的亲密程度。“儿孙绕膝”、“促膝谈心”,这些词就反映了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其乐融融的状态;而膝盖发冷,则表明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尽管来访者的意识对此没有察觉,但他无意识中的隐痛已把它投射到了身体知觉上。
除了这种较为简单的联想之外,通过积极想像,可以启动多层次多角度的无意识联接,进行深层次的汉字的原型意义分析,并为无意识的流动提供方向,能够让咨询或分析柳暗花明。
在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我会有这样的感受:
只有了解一个人的无意识,才算是真正的了解这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能尽可能的遇见我们的无意识,那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则是片面、模糊和不清晰的。
作为一名咨询师,能够与来访者的无意识共舞才是在真正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促发和陪伴来访者的无意识进行意识化的过程,就是共同感应与疗愈的过程。
荣格在与弗洛伊德之间经历决裂之后,一度陷入痛苦的挣扎中,几乎被无意识的涌现吞没,曾经出现类似于精神分裂的症状。在那段痛苦的时间里,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知道自己必须要找到一个从内治愈自己的方法。于是,他决定直面自己强大的无意识,同时也把这个过程作为一个科学实验的过程。在自己强大的内在需要的驱使下不断的与无意识面质,当他确认自我疗愈的实验成功之时,他也确立了分析心理学著名的“积极想象”技术。
不久前,我去广州学习表达性艺术治疗,主讲老师是美国加州整合心理学院的Kate老师。
▲表达性艺术治疗现场
在一段冥想引导中,我的眼泪不断地顺着脸颊从下颌往下滴,源源不断,但在这过程当中,我没有感受到自己的任何情绪。我体验到的是,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并不想结束。我一边慢慢的体验,一边慢慢的感受,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觉几乎让我抽泣,我霍然明白,那是来自身体的深深的感动。
这个冥想练习类似于身体扫描,可以说之前我经常会给自己做,也给别人做,但是这种反应还是第一次发生,我相信这种反应是在老师及那个团体共同营造的那样一个特定的场域促发下产生的。这是与身体的从来没有过的、深度的联接,也许我的身体从来没有感受过我主观上的、如此全身心对他的白斑风治疗白癜风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