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和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浙江气派的对外话语体系,多参与、多发声、展示新形象”的要求,12月4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相聚浙里”国际人文交流周活动在绍兴开幕。天台山风景旅游区入选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优秀单位。天台山“佛宗道源、山水神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入选浙江省首批20项历史文化印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中独树一帜,是一个具有重要显示度和较强辨识度的文化高地。1
天台文旅资源禀赋独特、优势明显
文化底蕴深厚。天台山有十地之称。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天台宗是汉化佛教第一宗派。自唐代史,一批批遣唐使把佛教天台宗文化远播至日本、韩国。道教南宗创立地。唐司马承祯隐居天台40年,著有《坐忘论》,创立了上清天台派;张伯端著有《悟真篇》,开创内丹养生先河。五百罗汉应化地。石梁方广寺是五百罗汉的根本道场。活佛济公出生地。济世为公的济公精神影响深远,远播海内外。刘阮桃源遇仙地。刘晨阮肇采药源仙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仙凡相恋故事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唐诗之路目的地。余位唐代诗人,奔着“佛国仙山”而来,留下1余首壮丽诗篇。羲之书法悟道地。天台山是王羲之拜师白云、习养升华成为“书圣”的源泉。霞客游记开篇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度登临天台山,写下两篇游记,《游天台山日记》被编入高中教科书《语文读本》。诗僧寒山隐居地。白话诗人寒山子隐居天台70年,《寒山诗》风靡欧美。和合文化发祥地。天台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是中国和合文化传承基地。习总书记在国际交往中也多次谈到和合文化,认为“和而不同、和衷共济”是和合文化的本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意义。人文环境优越。天台儒释道三教圆融共存,包容开放、兼收并蓄。天台人民勤劳智慧、热情好客,兼具南国山水的灵气和鲁迅笔下台州式的硬气。旅游资源丰富。天台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宜居宜游。天台山风景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以古、幽、清、奇为特色,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2个,3A级10个,各人文与自然景观串联成珠,遍布全域。配套设施完善。天台有雷迪森、华美达等高星级酒店11家,全县共有床位2万张。交通便利,距离萧山国际机场1.5小时车程,杭绍台高铁明年开通,杭州到天台只需39分钟。
2国际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天台山是日韩天台宗祖庭。唐代,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天台宗传入朝鲜半岛。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想替母亲朝拜国清寺但未能成行。改革开放后,日韩朝拜祖庭团络绎不绝,最多一年达到5万人次。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田中角荣的儿子田中京应邀参加天台山和合文化论坛,并考察国清寺,圆了祖孙三代的祖庭朝觐之梦。“天下济公、祖在天台”。八百年来,济公精神与济公文化以各种形式在国内外传播,关于济公传说的民间传说、小说、影视剧更是不胜枚举。目前,台湾地区济公文化传承者及信众近万人,供奉济公的庙宇、宫观、堂坛有上万家,其中以济公为主奉的就有多家。天台山是韩日茶源。东汉末年,高道葛玄在天台华顶山植茶。鉴真东渡,唐代最澄、空海,两宋成寻、荣西、道元等日本高僧入天台山,他们带去日本的茶种,便来自“葛仙茗圃”。“日本茶祖”荣西还将天台山“罗汉供茶”带回,成就了后来驰名世界的日本茶道。新罗遣唐使带回天台山云雾茶茶种,并种植在地理山(今韩国智异山)。目前,智异山仍是韩国优质名茶主产区。天台山传播的茶种成为日、韩茶叶栽培及茶道文化的源头,形成一条“海上茶叶之路”。3国际人文交流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创立国家级研究基地。建立了中国宗教研究所天台宗研究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创立浙江佛学院天台宗佛学院和浙江道教学院两所全日制本科学院,全国唯一。成立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出版佛道类、和合类等10余类专著约部;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上千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建立和合文化对外交流驿站。在加拿大成立“加拿大和合文化研究会”,在迪拜、东京、马尼拉成立和合文化海外驿站。在杭州、上海设立和合文化传播驿站,受聘一批海内外人士为天台山和合文化海外传播大使。缔结国际友城。与日本平泉町、岩舟町;韩国和顺郡、美国莫顿市、加拿大朱丽叶特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凸显产业魅力。规划3.02平方公里,投资50亿元,建设全国首个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天台山和合小镇。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是融婚庆、研学等业态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产业园,馆藏0多件和合文化实物,打造全球和合文化史料库,已接待国内外宾客10万多人次,其中外宾人。以诗路和仙道文化为核心,震撼重现“中华第一高瀑”—天台山大瀑布,成为全省最新的千万亿级大景区。推出浙东唐诗之路旅游线上常态化演出的旅游文化演艺《天台遇仙记》。遵循“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品牌工作,力推和合宴、唐诗宴等;发掘“和合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干漆夹苎技艺”走向世界,金漆造像和工艺美术畅销国际市场;省级非遗项目一根藤作为国际交流的国礼;“天台黄茶”获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入人民大会堂。举办国际交流活动。佛道文化交流:近年来,国清寺多次与美国、韩国、日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交流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桐柏宫负责人多次参加国际论坛和会议,向世界展示宣传道教传统文化;天台佛道界开展四届法脉之旅,参访交流50多个佛道文化活动场所。济公文化交流:举办两岸济公文化论坛、天台山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祈福大会、中华济公文化旅游节、台湾—天台海峡两岸艺术作品交流展等一系列活动。和合文化交流:举办天台山和合文化论坛、和合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等国际性重大学术研讨活动10多次。邀请20多个外国高层次访问团,举办了60多场主题交流活动。唐诗之路文化交流:“浙江大学国际学生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基地”、“中国吟诵协会天台山唐诗诵读实践基地”等成功落地天台。举办浙东唐诗之路人文纪行活动,在天台举行浙东唐诗之路国际学术会议诗路遗迹勘察活动及会议闭幕式。茶文化交流:召开天台山茶文化寻根探源国际研讨会。邀请留学生参与“云端香茗”红茶品鉴文化交流活动。第19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天台举办。围棋文化交流:世界第一个围棋日落户天台,连续8年举办世界女子围棋赛(中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北四支队伍参赛)。4今后设想
牢牢把握“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省“四大”建设的战略机遇,以建设国际人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争创全省大花园建设的样板地和诗画浙江的精品区。打造与浙江“三地一窗口”相适应的人文高地,努力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在浙江“重要窗口”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展现更多“天台风景”。加快和合文化“两地一区”高质量建设。紧扣“和合文化圣地”,围绕“一带一路”“世界和合文化中心”目标,积极打造城市人文精神独特,文化引领作用突出,文化软实力雄厚的和合文化传播地、标志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打造和合文化国际交流艺术精品。以现当代艺术精品展览的形式,动静态结合,可视化展示和合之美,阐释和合文化的普世价值。通过一段实践的打造,争取列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库和浙江省文化交流精品库。丰富天台山文化体验活动。做好在浙江外国人工作,根据留学生、商务人士、国外游客等不同身份和文化背景,积极发挥和合文化园、寒山书院、民俗博物馆、天台度过等民间对外文化交流基地作用,以和合文化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安排茶道表演、婚庆展示、农旅生活体验、传统乐器等专场文化体验活动,充分展示天台山的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其融入参与。打造佛道文化国际交流总本山、总道场。充分发挥国清寺和桐柏宫的祖庭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联系交流。加快修禅寺、护国寺、传教院、宝华寺等一批重点寺观修建工程;投资13亿元,重点打造“一心三苑。“一心”:天台山国际道文化交流中心;“三苑”:贞一苑、葛仙苑、证道苑;开设以佛道文化为主题的天台山文化大讲堂。提升“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国际影响力。推进诗路文化国际交流,建立诗路旅游对外合作宣传平台,推进诗路博物馆建设;设立日本天台山文化旅游促进中心,加强国际友好城市合作交流;谋划天台山大瀑布二期工程,总投资约50亿元,打造成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重要呈现点和千万亿级大景区标志性项目。扩大济公文化国际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投资1.6亿元,建设济公文化园,进一步完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文化设施,搭建更大的交流平台。继续开展海峡两岸济公文化交流活动,使中华济公文化节常年化、品牌化、规模化。天台将在省文旅厅的科学指导下,上下齐心,全力以赴,努力作为,让天台山文化立足浙江、弘扬全国、走向世界,为国际人文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投稿邮箱:ttsly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