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www.ltjzw.com/大黄简介
别称: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牛舌、锦纹
科属:廖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
性味:苦,寒
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生长分布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喜欢阴湿的环境,野生或栽培。
主要分布
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北部等地。
药用功效1.泻下攻积: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胀腹痛;
2.泻火解毒:用于火热炽盛,迫血妄行的吐衄;
3.活血祛瘀:用于多种瘀滞证;
4.清泄湿热:能导湿热从大便而出。主要用于黄疸、淋证。
主治
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热;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炮制方法《雷公炮炙论》:凡使大黄,锉蒸,从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干。却洒薄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劈如乌膏样,于日中晒干用之。
生大黄(又名:生军):原药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
酒大黄:取大黄片用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黄片斤用黄酒14斤)。
熟大黄(又名:熟军,制军):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罐内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大黄块斤用黄酒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
大黄炭:取大黄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喷清水,取山晒干。
但不同的方法炮制的大黄有不同的功用:
生大黄:以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效好,临床多用于毒热便秘、火毒伤络(吐血、衄血)、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及热毒痈疽等,也可外用(磨汁研粉)调敷疮疡肿毒;熟大黄泻下力逊,清热化湿力强,多用于湿热内阻之黄疸、淋证及湿热引起的痞满之证;
酒大黄:长于活血行瘀,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腹痛、肠痈等;
大黄炭:偏于收敛止血,止泻之作用;醋大黄可泻血分实热,多与活血调经药配伍用以治疗实热壅于血分而致经闭、痛经及产后腹痛等症。
用药禁忌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黄内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典籍论述
1.《药性论》:忌冷水。
2.《本草纲目》:`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并勿轻用,其性苦寒,能伤元气、耗阴血故也。
3.《雷公炮制药性解》:`伤寒脉弱及风寒未解者禁用。
4.《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
5.《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恶干漆。
6.《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医药学院网宣
编辑:吴紫月
图文来源:网络
审核:肖亚慧欢迎投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