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承担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德山宣鉴禅师一向在北方讲经说法,是当地一位很有名的禅师。
有一次,他携带着自己所著述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到南方去,想找一些禅门学者辩论,结果刚到南方就被一位老婆婆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
那位老婆婆是卖烧饼的,因为德山禅师说要吃点心,老婆婆便以《金刚经》的经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问他要点哪一个心。德山禅师深为折服。
后来,德山禅师去参访龙潭崇信禅师,一见面就问:“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既名龙潭,为何既不见龙,又不见潭?”
龙潭禅师直截了当地说:“你非常辛苦,你已经到了龙潭。”
德山禅师一听,若有所悟,从此跟随着龙潭禅师参禅。
某天夜晚,德山禅师站在龙潭禅师身旁,久久不发一言,也不离去。
“夜已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去休息?”龙潭禅师终于问他。
德山于是向门口走去,忽然回头说:“外面天黑!”
龙潭禅师便点了一支蜡烛。
正当德山禅师伸出手来接时,龙潭禅师突然将蜡烛吹熄,德山恍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
龙潭崇信禅师问:“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从今以后,我对天下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将《金刚经青龙疏钞》焚毁,说:“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星云大师说
经典里无论怎么精辟解说,都是分别的知识。禅门无言,才是无分别心的证悟。在黑暗的夜晚,点了烛火又再吹灭,意谓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内心的禅光就会亮起来了。有禅光看清了真我,所谓的语言文字、分别意识,都是大海一滴了。
小贴士tips
1.为何说过去、现在、未来之心皆不可得?
2.龙潭禅师点了蜡烛又将它吹熄的用意为何?
3.德山禅师为什么最后将所著的疏钞烧毁?
作者:星云大师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1月
馆藏号:B.5/X
本书为星云大师所写的百则禅话故事,与高尔泰夫妇为之所作的百幅禅画相映成趣,古今富含意味的禅门事迹与栩栩如生、意境悠远的禅画相得益彰,为读者学习参禅悟道提供一种艺术的方式。星云大师从现代人的观点出发,娓娓讲述了禅的新意,传递出中国古代禅者的博大智慧,帮助您随时汲取禅师灵活幽默的智慧,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鉴真图书阅览室欢迎您加入好书分享的行列
详情请洽询:-转/
阅览室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