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时代巅峰之作deg看日本

?展玩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

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究

中宫寺的国宝??九州国立博物馆

据说,与蒙娜丽莎并称的还有两种“古典微笑”。

一是狮身人面像,另一个,是来自日本飞鸟时代的半跏思惟菩萨像——世人称之“世界三大微笑”。

这尊半跏思惟菩萨像为奈良中宫寺所藏,传为如意轮观音。

▼国宝半跏思惟菩萨像(据传为如意轮观音)飞鸟时代7世纪奈良·中宫寺藏?图源:中宫寺

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在《古寺巡礼》中用了大幅篇幅描述,深深沉醉于这件菩萨像的细节。

“中宫寺观音的肌肤具有黑色的光泽,着实不可思议。明明是一尊木像,却如铜像一般强劲,这也是这种光泽所致吧。而且这种光泽还敏锐地烘托出了微妙的肉感与细腻的面部凹凸,所以观音的面部表情也显得分外细腻和柔美。闭着的双眼是如此陶醉,仿佛噙着慈爱的、闪耀着光芒的泪水。荡漾着微笑的嘴唇,仿佛在这一刻孕育出了充满爱意的表情。这些都是光泽打造出的效果。脸颊的柔美,触碰着脸颊的指尖的绝美形状,以及从手臂到肩膀的柔软质感,都与这光泽密不可分。”“据我所知,在全世界的艺术作品中,这尊观音像对爱的呈现是无与伦比的独特存在。比它更强大、更威严、更深刻,体现出更炙热的陶醉、更热烈的激情的作品其实并不少见。但如此纯粹的爱与悲伤的象征,凭借着那没有一丝污点的纯净,以及那极致的温柔,足以成为世间的唯一。”

?图源:YouTubePygmalion

这种微妙的美感,如和辻哲郎所说,给人印象如“圣女”一般。

“我们眼前的‘圣女’并不是人类或神的‘母亲’。它的清纯,源于其‘处女性’,但不了谙人情的‘处女’也不会露出那样复杂的表情。可也绝不是‘女人’。……那这尊观音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是慈悲的化身。是人类心底的慈悲愿望,将其索求凝结成了人体的形态。”

?图源:YouTubePygmalion

年秋天在日本看正仓院展时,在一位著名的艺术史学者带领下,我们特地去奈良拜谒中宫寺,在那间不大的庵室里见到了这尊半跏思惟菩萨像。

这位老师告诉我们,此前在美国任教上亚洲艺术史课时,这尊半跏思惟像是每次都必讲的。

它被赞誉为日本飞鸟时代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在世界美术中亦举足轻重。

今年,这尊雕像首次在日本九州登场,在九州国立博物馆“中宫寺的国宝”特别展中进行了展示。尽管展览已经结束,依然希望与你分享。

「中宫寺的国宝」展览海报

在单独的展室中,可以°全方位欣赏这尊半跏思惟菩萨像的魅力——包括其背面,这是在中宫寺内观拜时无法做到的。随着角度的变换,它微笑的表情也会随之产生微妙的变化。同时展出的还有日本现存最古老的佛绣“天寿国曼陀罗绣帐”,是圣德太子之妻为其亡母与亡夫绣制的华美绣帐。此外还有来自中宫寺的众多宝物。△中宫寺半跏思惟菩萨像展出现场?图源:九州国立博物馆

展览还将中国、日本、甘拉达(今巴基斯坦)、朝鲜半岛的半跏思惟像汇聚一堂,包括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法隆寺献纳宝物,永青文库、九州国立博物馆、法隆寺、高山寺、野中寺等所藏。透过近90件(组)展品,也将深入了解中宫寺的发展历史。

第一部分:古代中宫寺第二部分:中宫寺复兴第三部分:荣升“门迹寺院”—皇亲贵戚执掌下的中宫寺第四部分:半跏思惟菩萨像与弥勒佛第五部分:情系中宫寺*点击页面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展品清单

?视频来源:九州国立博物馆

*展览结束后,这尊半跏思惟菩萨像已经回到了修复一新中宫寺本堂,不过目前由于疫情,本堂参拜已暂时中止。

1.

日本奈良县,斑鸠町。

在法隆寺东院邻侧,即中宫寺。这座成立于飞鸟时代的寺院赫赫有名,是大和三大皇家寺院第一尼姑院。

一般认为,法隆寺为僧寺,中宫寺为尼寺。最初,乃圣德太子为母亲穴穗部间人创建的。

中宫寺创建的原址,就在现址东面米处,还留有土台。年发掘调查后发现,这里原有的伽蓝配置与四天王寺相同,并出土有当时所用古瓦。

位于法隆寺东院邻侧的中宫寺?图源:中宫寺

中宫寺原迹与出土古瓦?图源:中宫寺

如今安放半跏思惟菩萨像的本堂,是年在高松宫妃发愿下建造的,请建筑大家吉田五十八设计。为避免火灾风险,本堂被特别置于水池之上。

新的本堂庵室并不大,需要脱鞋进入参拜。当人们跪坐在榻榻米上,静静地凝视这尊思惟像的微笑时,便能完全明白它所散发出来的悲伤与高贵。

中宫寺本堂?图源:Artagenda佐佐木香辅/摄

如和辻哲郎所说,“这不是‘雕刻’,也不是‘推古佛’,而是值得我们由衷跪拜的——也能生气勃勃地回应我们跪拜的鲜活的、高贵的、强大的、慈爱的身姿。”

这尊半跏思惟菩萨像很完整。半跏姿势自然亲和,左腿直立垂踏,右腿放在膝盖上;左手换换垂放在右脚上,右手弯曲,指尖正轻轻触摸脸颊,寂静沉思——这便是典型的“半跏思惟像”,“半跏”指的是这种坐姿,“思惟”来自梵文,大意为“深入思考”。

半跏思惟菩萨像?图源:中宫寺

研究发现,中宫寺这尊半跏思惟菩萨像的左脚脚趾间尚留有一些色彩,可知当初这是一尊彩像。后来涂过干漆,再加之整体被磨损过,如今已经不易见当初锐利的刀刻痕迹。从留下的钉孔来看,原本其头部还有金属宝冠、胸前还有璎珞、胸当,手腕处或也有装饰等,也都不可见。

在镰仓时代中期,它被称为如意轮观音,从记录可见,这确是中宫寺本尊,但在此之前的情况并不清楚。

半跏思惟菩萨像?图源:中宫寺

不过,和飞鸟时代大部分木雕像一样,半跏思惟菩萨像也是以樟木制作而成,但并非“一木造”,采用了“寄木造”。也就是说,这件雕像是木块拼合而成。研究者们透过X射线也观察到了头部合的铁钉。

如《佛像大观》对这尊菩萨像的介绍,当日本初期模制朝鲜带来的半跏思惟像之时,发现因为这种姿势不同于一般常见的直立像造作,因而只好以木块分开拼合方式,来克服“半跏”这种复杂姿势的造作表现。

2.

平安时代寺运衰退,中宫寺只剩下本尊和少许堂宇。直到镰仓时代,才终于由兴福寺学僧——信如比丘尼再次中兴。

文永11年()2月26日,信如比丘尼在法隆寺纲封藏中发现了此前所在不明的“天寿国曼陀罗绣帐”,返回中宫寺,进行了修复和复制品的制作。

这是现存最古老的“佛绣”。佛绣是用以表现佛像的刺绣,从印度经由丝绸之路经中国传入日本。而这件天寿国曼陀罗绣帐,是飞鸟时代的贵重织物残片。

▼国宝天寿国绣帐飞鸟时代·7世纪奈良·中宫寺藏

?图源:中宫寺

圣德太子妃在圣德太子去世后,特地发愿命人为其亡母与亡夫绣制的天寿国刺绣。

绣帐中展现的是圣德太子往生“天寿国”的场景——宫殿、日月、凤凰,以及莲花等转世而来。用五彩斑斓的丝线和精致的刺绣描绘出了太子所居的华美的净土世界。

由此可见,绣帐原件制作于飞鸟时代,镰仓时代又诞生了仿制品。江户时代,人们将两者的残片拼贴制出了眼前的这部作品。色彩鲜艳的部分便是飞鸟时代的原作。

局部

?图源:中宫寺

下面这幅画像,据传就是中宫寺中兴之祖、发现和复原天寿国绣帐的信如比丘尼像。

其实画中所绘的人物乃是守护佛法的罗汉,但不知何时,信众们将这肤白如雪、神态祥和的罗汉看作了信如。

(据传)信如比丘尼像室町时代·15世纪奈良·中宫寺藏

同时展出的这件纸制文殊菩萨立像,是一尊以佛教典籍为为芯轴,上面粘贴层层纸张制作而成的纸佛像,非常珍贵,很可能由信如发愿制作。

▼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立像镰仓时代文永六年()奈良·中宮寺藏 ?图源:奈良国立博物館森村欣司/摄 ?图源网络

此后中宫寺屡次遭到火灾,再度进入过一段衰落时期,此后迁至目前的寺址。

天文年间,伏见天皇八世的皇孙尊智女王从这里出家,使中宫寺成为由皇家贵族担任住持的门迹寺院,此后又有西天皇内亲王、有栖川宫的公主入寺。如今,中宫寺与圆照寺、法华寺并称为大和三门迹尼寺。

此次展出的还有能展现皇家气度、豪华绚丽的花鸟散图隔扇画。它原本位于宫殿前殿的上房,装饰以金箔地上色彩缤纷的花鸟图,使整个宫殿显得庄严肃穆。

△花鸟散图隔扇江户时代·18世纪奈良·中宫寺图源:Artagenda佐佐木香辅/摄

△花鸟散图隔扇江户时代18世纪奈良中宫寺?图源:奈良国立博物馆森村欣司/摄

3.

此刻,回到中宫寺本尊。

九州国立博物馆这次还特别将甘达拉(今巴基斯坦)、中国、朝鲜半岛与日本的半跏思惟像汇聚一堂。

有关半跏思惟像。它的起源最远可追溯至古印度,后来伴随佛教的传播,经由中亚传播到中国、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在古代日本,很可能将其视作弥勒菩萨,有一种理论认为,这代表着弥勒菩萨在遥远的未来拯救世人的形象。

在下面这张图片中,蓝色是半跏思惟像,绿色则是弥勒菩萨,也有一些雕像被认为是观音。亚洲的半跏思惟像究竟是什么,还有许多谜团。

△点击可放大?图源:九州国立博物馆

京都龙谷大学龙谷美术馆所藏的这件《树下参悟》,表现的是太子时期的释迦正在思考生活中的苦难。在佛像诞生之源——甘达拉(如今的巴基斯坦),青年时代的悉达多太子(后来的佛陀)看到农夫在大汗淋漓地耕田劳作,开始静静地思索生活。

△树下参悟贵霜帝国2-3世纪京都龙谷大学龙谷美术馆藏?图源:九州国立博物馆

永青文库所藏的一件重要文化财半跏菩萨像,被认为是中国北魏时期巅峰作品之一。

中国南北朝时代的佛像特征为方脸,服装褶皱有序折叠。具有这一典型特征的佛像后来成为日本飞鸟时代止利样式佛像的起源。

△重要文化财半跏菩萨像北魏6世纪东京永青文库?图源:九州国立博物馆

这尊雕像曾被长崎市浦上的一家普通人供奉为耶稣像。从王冠和服装的样式可以看出是新罗的作品。此像与京都弘隆寺的国宝——半跏弥勒菩萨雕像的样式也有相似之处。

△长崎县认定文化财半跏菩萨像朝鲜半岛三国时代7世纪长崎日本二十六圣人纪念馆

法隆寺旧藏的这件半跏菩萨像,身形极其瘦小,格外吸人眼球。他可能是继释迦之后,第二个问世的醒悟者——弥勒菩萨。本应坐在如来座上的菩萨却盘腿于须弥座之上。

△重要文化财半跏菩萨像飞鸟时代年或年东京国立博物馆(法隆寺献纳宝物)?图源:东京国立博物馆

另有一件来自大阪野中寺的半跏弥勒菩萨像。刻在台座上的铭文“弥勒”二字是能证明这尊半跏思惟像为弥勒像的重要线索。制作时期为丙寅年(年),童子形像的可爱风格是其一大亮点。

△重要文化财半跏弥勒菩萨像飞鸟时代年大阪野中寺?图源:奈良国立博物馆佐佐木香辅/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于本次推送,我们要向你郑重推荐一本书。

这是日本摄影大家土门拳自年代到年代,探访日本全国古寺,跨越30年间所拍摄下的古寺风景、建筑和佛像——其中亦包含这尊中宫寺半跏思惟菩萨像。

年年底由青艸堂重新归纳整理、全新编辑出版了《土门拳仏像巡礼》,书中共登载幅佛教艺术写真,所涉佛像分藏于室生寺、法隆寺、中宫寺、唐招提寺、药师寺、东大寺、飞鸟寺、圣林寺、法华寺、新药师寺、兴福寺、大安寺、圆成寺、广隆寺、神护寺、东寺、平等院、三十三间堂、净琉璃寺、中尊寺、胜常寺、向源寺、三佛寺、深大寺、观心寺、余庆寺等26间寺庙,其中含日本国宝44件、重要文化财19件。

读者将从本书中看到,不仅有佛像正面,更有从侧面、后面等角度的多种表情,对面部、手部、足部、莲花座等细节亦有特写。充满气势让人拜服的构图,如今的摄影师已无法挑战。

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范畴中的佛像,多是不对外公开的「秘佛」,或只在特别时期对外公开。即便是对外开放的佛像,也不允拍摄,哪怕是知名摄影师也极难得到拍摄许可。此番为了让读者通过一本摄影集同时欣赏到众多的宝贵的日本佛像高清照片,且是大师的摄影作品,幕后制作团队历经艰辛,这在日本亦属首次特别为中国读者制作出版这样的书。

作者土门拳同时是相当有名的作家,发表著述无数,本书中也刊登了他撰写的关于佛像的极为重要的解说文章。文章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也是首次被翻译成中文。

《土门拳:仏像巡礼》

[日]土门拳青艸堂株式会社另外还想为为大家特别推介《日本瑰宝:东京国立博物馆珍藏》,来自另一位日本著名摄影家六田知弘,历时四年拍摄而成。这是东京国立博物馆件珍藏精选首次高清集结,收录+高清文物写真。创建于年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主要收藏、展示日本及东方艺术珍品和考古文物,共收藏文物约12万件,其中有国宝89件,无论是文物品质或数量皆为日本首屈一指。本书是由中日出版社携手策划出版的国际项目,既为迎接年东博成立周年,也为期待中东京奥运会的到来。日本印制全进口。了解详情,可回顾我们最近的两则推送。《日本瑰宝:东京国立博物馆珍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编[日]六田知弘摄影TNM×上海书画出版社极致震撼!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珍藏首度集结,摄影家高清镜头下的古物之美

耗时四年拍摄日本东博珍藏,独家对话摄影师:每件古物都有独特的「波动」

参考资料

中宫寺、九州国立博物馆官方网站奈良国立博物馆佛教美术研究室长:中宫寺菩萨像九州国立博物馆:「奈良?中宮寺の国宝」展をウチで楽しもう <その4>和辻哲郎:《古寺巡礼》林保尧编著:《佛像大观》以上为今日独立推送,与以下内容无关??展玩甄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展玩团队

喜欢这篇文章就请为TA打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gx/9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