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药二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传统中医的肝不等于现代医学的肝

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肝,具体概念

中医:一个功能活动体系抽象概念

肝五行属木,主动,主升,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生理功能:主疏泄(疏:疏通,泄:发泄、升发),主藏血

肝为刚脏,喜条达,不喜压抑,主升,主动

肝主疏泄:①疏通全身气机②促进脾胃运化③疏泄情志

使用平躺体位,肝血更加充足

《素问·五脏生成篇》: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肝的系统联系

(1)肝在体合筋

筋,指肌腱、韧带、筋膜,是连接肌肉、骨骼和关节的一种组织。

肝血充足→血能养筋→运动灵活,能够耐受疲劳

肝血不足→血不养筋→易于疲劳,筋力不健或肢体的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手足震颤

热极劫伤阴血,肝风内动,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2)肝其华在爪

爪:手脚指甲

肝血充足,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爪甲失养,爪甲软薄,颜色干枯,变形脆裂

(3)肝在志为怒

大怒或生闷气时导致肝经不能够舒展,肝气不得宣泄,日久易抑郁或烦躁

肝经走两肋,乳房为其必经之处,女性长时间肝气郁结,易致乳腺增生或乳腺癌

(4)肝开窍于目

肝血充盈,则眼睛明亮;肝血不足,则视力模糊、夜盲;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5)肝在液为泪

肝经风热可导致目赤红肿,悲哀伤感或情绪骤变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代谢器官,没有神经来传输痛感

a.望眼睛

巩膜黄染,多由于湿热蕴结于肝胆,胆汁外溢所导致

b.望指甲

厚薄适中,平滑光洁,没有纵横沟纹

指甲中部不凸起,边缘翘起,颜色苍白,出现纵纹和肝血不足有关系

c.望皮肤

眼下区域颜色偏青紫或偏深,说明肝血亏虚,常见于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皮肤呈橘子皮一样的黄色,多由于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常

黄褐斑或蝴蝶斑,肝气郁结、肝血不足

d.望手掌

正常人手掌颜色皮肤均匀一致的淡红色

大小鱼际出现片状充血或红色斑点斑块,手掌按压后变成苍白色,抬起后立刻修复,叫肝掌

问诊:(是否情绪急躁、是否眩晕、是否疼痛、是否耳鸣)

情绪急躁: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肝火的旺盛

头晕目眩:肝阴不足,肝虚阳亢,肝的阳气往上升动,上扰清窍

癫顶、乳房、两胁、少腹、睾丸疼痛:肝经的循行所过;肝郁气滞、气机阻塞,或痰气交阻,或气血互结,以致经气不利,脉络不通将导致上述部位出现肿胀或肿块

耳鸣:情志抑郁,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生热,大怒伤肝,肝胆之火亢逆,上扰清窍

肝好气色好

①宜春季养肝

早春:取温避凉,春笋、菠菜、柳芽、葱、姜、蒜、韭菜、芥菜有助肝气升发,鸡肉、动物肝脏、鱼类、廋肉、蛋黄、牛奶、豆浆,少吃寒性食品,如黄瓜、绿豆

仲春:宜辛甘,保护脾胃,山药、红枣、蜂蜜;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嫩藕、油菜、绿豆芽等黄绿色的蔬菜和时令水果,已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少吃过酸或油腻,不容易消化的食品

晚春:清淡为主,适当食用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绿豆汤、酸梅汤、绿茶,甘蔗汁、荠菜、百合、鸭肉、苦瓜、紫菜、海带、海蜇、绿豆,以免体内积热;避免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的食品,以防止邪热化火,突发疮痈疖肿

②宜调养精神

养血、柔肝、疏肝的药物,如芍药、枸杞子、郁金、绿萼梅

③宜充足睡眠

午时:从上午的11点到下午1点

子时:晚11点到凌晨1点

骨髓造血,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功能修复,把握好午睡和夜间的睡眠

晚上十点钟之前就上床,保证11点左右进入到熟睡状态

最伤肝的行为:

①忌心情不畅(胃痛、腹痛、头痛、胸闷、月经不调、乳腺增生)

②忌通宵达旦(伤及肝阴血,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目赤、头痛、头晕、眼花)

③忌饮酒贪杯(不要喝得过快或过急,每杯酒后喝一杯水减轻伤害,不能空腹喝酒,酒前多吃高纤维类的食物,如葡萄、香蕉、杏仁或淀粉类食物,如米饭)

④忌用眼过度(易致肝血不足,每隔两个小时起身活动10分钟)

血中圣药——当归(山蕲、文无)

当归本非芹类,特以花叶似芹,故得芹名,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李时珍

相赠以芍药,相昭以文无。——崔豹《古今注》想远方亲友回来,送对方以当归

十方九归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甘温质润、专能补血

《本草正义》: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为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

应用:适用于血虚诸症

①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容易疲倦;

当归和黄芪同用,组成金元四大家中李东垣的益气补血名方《当归补血汤》

②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补血药剂,妇科调经基础方

妇科圣药、妇科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要药

黄褐斑、蝴蝶斑《千金翼方》药王孙思邈,当归为妇人面药

③虚寒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

辛行温通,活血行气散寒止痛良药

④血虚肠燥便秘

现代研究: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压,降血脂

传统认为当归不同部位功效也有不同,《医药起源》:当归身偏于补血,当归头偏于止血,当归尾偏于活血,全当归偏于和血。

用法用量:6~12g为宜,入药多生用煎服,酒炒则增强活血作用,也可常用于熬粥、煲汤、泡酒

当归炖乌鸡、当归红枣煮鸡蛋、当归生姜羊肉汤(医圣张仲景、冬天喝适合容易手脚冰凉的女性朋友)

使用注意:药性偏温,热盛出血者忌用;有滑肠特点,大便泄泻者忌服

五月花神、花仙、花相——白芍(将离、何离、离草)

古时“芍”与“约”同音,约邀之意,媒妁之药

白芍、赤芍之分,白补赤泻,白收赤散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白芍偏益肝之阴血,善于养血、调经止痛

应用:

①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行经腹痛

②能敛阴和营而止汗,治疗阴虚盗汗或营卫不和导致的表虚自汗

③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白芍可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常与柴胡、当归同用,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和剂局方》逍遥散

④脾虚肝旺,腹痛泄泻,或因阴血亏虚、经脉失养而导致的手足挛急作痛

⑤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现代研究:抗肝损伤、抗脑缺血、抗炎、抗抑郁、镇静、解痉、增强机体免疫力

用法用量:入药煎服,生用可平抑肝阳、敛阴止汗;炒用或酒炒可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用量6~15g为宜

可用来炖汤、煮粥;白芍养血粥、养颜三白汤、白芍炖乳鸽

白芍性微寒,阳衰虚寒不宜用,白芍花也可用作药膳

中药三宝:阿胶、人参、鹿茸

阿胶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补血圣药——阿胶止血要药——阿胶(味甘质黏)

应用:

①血虚证,单用即有效,也常与熟地黄、当归、芍药等同用,如阿胶四物汤

②出血证,吐衄、咯血、尿血、崩漏等,尤其适宜于失血兼有阴虚、血虚的人

③肺阴虚燥咳,咽喉干燥、痰中带血

④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手脚痉挛,口眼歪斜

现代研究:促进造血、降低血黏度、抗肺损伤、增强免疫

用法用量:3~9g为宜,烊化冲服(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黄酒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融化后口服);打碎用蛤粉或蒲黄炒制阿胶珠服用(润肺益用蛤粉炒、止血益用蒲黄炒);常用作膏方,脾胃虚弱的人慎用

阿胶红枣汤、阿胶鸡蛋羹、阿胶炖瘦肉

好阿胶:色如莹漆,光如琥珀;面平如镜,经夏不软;坚硬而脆,含而可化;稍腥不臭,甜无他味。

玫瑰花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

功效: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应用:

①肝胃气痛,玫瑰花味甘、气香、药力平和,善于疏肝解郁、醒脾和胃、行气止痛,治疗肝郁犯胃引起的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恶心、食少

②肝气郁滞的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

③味苦疏泄,性温、跌打伤痛、瘀肿疼痛

现代研究: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抑菌、调节血脂、降血糖、抗癌、抗抑郁

入茶、入药、入蜜、制作玫瑰花馅饼

花店、花市购买的“玫瑰花”不能食用,制作药膳时应选药用或食用玫瑰

山东平阴红玫瑰、甘肃永登苦水玫瑰

果中仙品——佛手

佛手、梅花、松石以雪水烹茶,名曰三星茶

金佛手、佛手柑、五指橘

性味归经: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应用:

①佛手辛香行散、味苦疏泄,善于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常治疗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胁胀痛、脘腹痞满

②气味芳香、醒脾理气、和中导滞,多与木香、香附、砂仁,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事少

③苦温燥湿、善健脾化痰、辛行苦泄、疏肝理气,治疗久咳痰多、胸闷作痛

现代研究:降低血压、平喘、祛痰、促进免疫功能(佛手多糖)

煎服、佛手茶、佛手柑粥、佛手瘦肉粥、佛手老鸭汤、佛手生姜饮,用量3~9g为宜

神草——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肝经

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应用:

①味甘质润、药性平和,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②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头风头痛,风痰上扰,止眩良药

③祛外风,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手足不遂,筋骨疼痛,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

现代研究:助眠、降血压、减慢心率、镇痛抗炎、天麻多糖增强免疫力

天麻丸、天麻酒、天麻汤、汽锅鸡

用法用量:研末冲服,每次1~1.5g,汤剂3~9g

花中君子——菊花

长期食用令人长寿

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黄菊、白菊

性味归经:味辛、甘、苦、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①体清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能疏散肺经风热,常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桑菊饮

②能清肝热、平肝阳,常治疗肝火上攻、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

③闻香祛病,菊花枕,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所导致的目赤肿痛;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可长与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的药同用,杞菊地黄丸

④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治疗疮痈肿毒,但其清热解毒,不如野菊花

现代研究:抗菌、抗炎、降压,缩短凝血时间,可煎服入药、或泡茶、酿酒

菊花酒

用法用量:一般入汤剂5~9g为宜,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清热明目宜用白菊花

眼科良药——决明子,又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

性味归经: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应用:

①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和菊花等药同用,配山茱萸、生地黄,治疗肝肾阴亏,视物昏花

②能清泻肝火,平抑肝阳,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常与菊花、夏枯草等药同用

③清热、润肠通便,用于内热肠燥,大便秘结

现代研究:降低血压、降血脂、抑菌

用法用量:煎服,用水泡,10~15g,代茶饮(不少于ml),若用于润肠通便,则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有滑肠的特点,气虚便溏的人不宜使用

每天要摄入~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每天摄入~g新鲜水果

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能量低,营养丰富:①满足人体的需要②保持人体肠道功能③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研究表明:蔬菜水果可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胃肠道癌症发病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养肝水果

民间圣果——桑葚(四月左右成熟)

《本草新编》: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

《滇南本草》: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功效: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生津润肠

主治:阴血不足导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

食疗价值:

①调肝补血,花青素可以扩张眼部血管,可以调肝明眸,预防血管硬化

②健运脾胃,健脾胃、助消化

③乌发养颜,乌黑色素,能使头发变得乌黑而有光泽

加蜜熬膏,浸酒

适合所有人群使用,其中中老年人、妇女、用眼较多的人尤其适用;小孩子不宜多吃,较多的鞣酸会影响钙铁锌的吸收;未成熟的桑葚不能吃;性甘寒,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含糖量过高,糖尿病者不宜多食

乌梅

《本草纲目》:性暖味酸,无毒。敛肺润肠,治久咳,泻痢,反复噎膈,蛔厥吐利。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痢疾久泻,便血尿血,呕吐,蛔厥腹痛,钩虫病

食疗功效:

①保肝解毒,含有提高肝脏解毒功能的微量苦味酸,可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治疗胆道蛔虫症

②抗菌消炎,乌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以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③消除疲劳,营养学认为乌梅中含有较多的苹果酸,琥珀酸,延胡索酸等有机酸,能有效地分解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和丙酮酸

适用人群:虚热口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和慢性痢疾肠炎、胆道蛔虫以及肝病患者

生吃、蜜饯、泡酒

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闷菌痢、肠炎初期,妇女经期、孕妇、产妇不可食用

营养金矿——猕猴桃(又名奇异果、毛梨)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润燥、调理中气、通淋

主治:胁痛不适、消渴烦热、尿频尿急、口干口渴

食疗价值:

①疏肝除烦,稳定情绪、镇静心情,天然肌醇改善情绪

②促进消化,可预防结肠癌、便秘与其他胃肠道问题

③美肤养颜,猕猴桃油和猕猴桃籽油都被应用到抗衰老产品中

④抗癌,含有抗突变成分,谷胱甘肽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经常饮酒、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忧郁者、癌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航空、高原、矿井等特种工作人员

鲜食、榨汁饮、蜜饯、水煎服

猕猴桃中约80%的营养成分都集中在皮上,可将猕猴桃皮上的绒毛洗净,与果肉一起打成果汁,能更充分摄取营养,籽应充分咀嚼

性寒,不应贪食过多,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

营养模范生——菠菜

《儒门事亲》夫人久病者,大便涩滞不通者,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

功效:养血、止血、敛阴、平肝润燥

主治:衄血、便血、消渴、大便涩滞

食疗价值:①养血补肝②通肠导便③抗衰老④平衡血压

适用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痔疮便血、习惯性便秘,贫血

煮食、捣汁,抄拌烧,做汤、作配料

体虚便溏者不宜多食,肾炎和肾结石患者不宜食用

煮制前过开水,除去80%的草酸后,炒菜或煮汤更好;食用新鲜菠菜;生菠菜不宜与豆腐共煮,用沸水焯烫后便可与豆腐共煮

菜中香品——芹菜

水芹、旱芹、西芹,药用以旱芹为佳,称“药芹”

功效:平肝、清热、祛风、利水、解毒、止血

主治:头晕头痛,黄疸,水肿,小便不利

食疗价值:①平肝降压②养血补虚③减肥健身

适用人群: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食积不消,肠炎,便秘,饮酒过量之人可以解酒

炒菜、煲汤、包饺子、炸成芹菜汁、捣汁外敷

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

小人参——胡萝卜

功效: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发热,夜盲症,角膜干燥症,小儿百日咳,痔疮脱肛

食疗价值:①益肝明目②降糖降脂③健脾除疳

适用人群:视力不佳和患有夜盲症,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高血压、高胆固醇、癌症等

生吃、捣汁、煎汤、煮食

油炒或者加油凉拌,有利于吸收胡萝卜素,防治夜盲症;生吃胡萝卜有利于通便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养肝三部曲:清肝、疏肝、调肝

烦躁易怒,头晕头痛,眼睛干涩,胸胁疼痛,清泻肝火的药膳——夏枯草煲猪肉

夏枯草10g,瘦猪肉g,食盐适量

夏枯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专清肝火,兼能明目散结

《食物本草》:夏枯草,味辛苦,寒,无毒,嫩苗渝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以作菹茹,极佳美。

瘦猪肉:滋阴补肾

夏枯草煲猪肉,适应症: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眩晕、目痛、耳鸣、烦躁、胁痛

服用禁忌:偏寒凉,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不宜使用

疏肝调经、补血养颜的美容佳品——玫红四物汤:行气解郁、活血化瘀

适应症:气郁血瘀所引起的情绪急躁、月经不调、经期乳房胀痛

月经过多的女性不宜食用

玫瑰花6g红花3g当归6g生地3g川芎3g白芍3g红糖适量

玫瑰花蕾:疏肝解郁、降脂减肥、润肤养颜

用蒸馏的方法把玫瑰制成玫瑰纯露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当归、白芍、生地、川芎组成补血名方四物汤:温润不燥、补血活血

桂圆阿胶红枣粥

桂圆肉20g阿胶10g红枣10g黄酒15g粳米g

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胀、然后拎干水分,取一小锅倒入开水,将阿胶粉、黄酒倒入小碗里,将小碗置于开水中,将阿胶溶解;桂圆肉去皮、去核、红枣洗净,锅内放入约0毫升的冷水和桂圆、红枣;中火煮至水分剩余1/3;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加入融化的阿胶,搅拌均匀,用小火慢煮成粥即可

桂圆:益气养血、健脾补心

《神农本草经》:龙眼肉逐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阿胶:味甘、性平,由驴皮所煎煮浓缩而成,补血滋阴,润燥养血

红枣:养血安神、补中益气

粳米:养胃益气生津

黄酒:温经通络、补血养颜、促进血液循环

适应症: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月经量少及月经不调

脾虚湿盛者不宜食用

葛仙米菊花汤

适应症:肝血不足或肝火过旺引起的眼干目涩、视物昏花、头晕目眩

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葛仙米1g菊花10g银耳适量

葛仙米浸泡12小时,焯水去腥,放凉水冷却冲洗;银耳泡发备用,菊花倒入壶中,开水浸泡菊花15分钟,取菊花水,加银耳、葛仙米、冰糖,煮15分钟即可

葛仙米:清肝明目、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治汤火伤夜盲症

菊花:性寒、味甘,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

银耳:滋阴益气

解郁药膳:黄花菜蒸排骨

适应症:适用于气郁体质而导致的情绪低落、食欲不佳、焦虑失眠、经前乳房胀痛

黄花菜50g排骨g红枣4枚

黄花菜泡发30分钟,焯水备用;红枣去核切丝;生姜大蒜剁蓉备用;加入花生油、生抽、姜蒜蓉、食盐,抓匀腌制30分钟;黄花菜上碟,铺上排骨、枸杞、红枣丝;隔水蒸20分钟即可

黄花菜又名忘忧草: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宽胸除烦、平肝养血、清热利湿的功效

黄花菜食用前应用沸水焯一段时间;黄花菜鲜花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转换为二秋水仙碱,使人中毒,故鲜的黄花菜应经过60°以上的高温处理或者用凉水浸泡,吃的时候用沸水多焯一段时间,以免造成黄花菜中毒

降压药膳——天麻当归鱼头汤

散瘀止痛、使补而不滞,补中有散,功效:平肝熄风、活血止痛、补益肝肾

适应症: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

气血两虚导致的头晕头痛不宜食用

鲢鱼头一个、天麻15g,当归10g,枸杞子6g,川芎3g,甘草3g,豆腐2块

撒上盐末抹匀鱼头,放3片生姜,腌制15分钟,把当归、川芎、甘草装入药包中,扎好备用;腌好的鱼头下锅煎2分钟,然后加开水,再放药包、葱姜、豆腐块、枸杞、天麻,再用小火煮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盐调味

天麻又名神草、赤箭、定风草:平肝熄风、祛风止痛

当归:甘温而润、养血活血、调经止痛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6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