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性漆和油性漆?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讲,酒性漆是指以酒精为溶剂的涂漆,而用松节水为溶剂的便是油性漆。
酒性漆的材料是以各种天然树脂为主,如虫胶、安息香树脂、乳香、丹麦胶等。天然树脂大多比较硬及脆,且酒精溶剂较易挥发,所以在操作时较难掌控。因此一般常要加入一些较易干燥的油料或经处理过的难干的油料(处理过后会干得快些),如熏草油或松节油等,以便加强涂刷时的附着力并软化调和其脆及硬的特性。但油料加入太多,亦会有难以干燥的麻烦,所以配方之比例要小心考虑。
油性漆之材料是以处理过的松节油、亚麻仁油、核桃油等油料为主,有时也会加上一些树脂如松香、乳香、玛瑙等。油性漆的优点是较柔软,用色及涂刷都方便;但其缺点是难以干燥。有些天然或化学颜料较易褪色,所以那时要用经过处理的色素(色锭,或色淀)为妥。
大多数专家认为古意大利琴的油漆是以油性漆为主。但是后来市场的需求量增加,为了提琴的生产速度,人们慢慢就放弃了较慢干燥的油性漆而代之以很快干燥的酒性漆以应付市场的要求。
什么是好的提琴油漆?好的油漆,首先是不会影响琴的震动。如下几种情况的油漆是不利于琴的发音的。
1)油漆太硬。多数是一些化学喷涂的树脂漆;或是以虫胶、古巴胶为主,不加油料及软性天然树脂的油漆;或是以玛瑙为主的亚麻子油的油性漆。这种漆在全干以后可以变得坚硬如石,把琴体的震动全部罩住。
2)油漆直接进入木材里边。无论油性或酒性,特别是有很强的渗透性的亚麻仁油,如果直接用于没有经过封底工序的白胚琴上,油漆渗入木料,把木材纤维的细胞孔堵塞,琴身的震动就会大打折扣。
3)油漆太厚。太厚的油漆也会阻碍琴体的震动,这也是太新的提琴声音稍差的原因之一。现存并在舞台上使用的大师的名琴,其油漆层大都不会太厚。
4)油漆太软。太软的油漆可以永远不干,根本无法保养,并且也妨碍使用。
由此可见,好的油漆应该是不太软、不太硬、不会直接渗入木材里,而且美丽悦目。在外观上,颜色也十分重要,一般都是以金黄、金棕的底色加上橙红或紫红色的面漆。在阳光或灯光的折射下如红宝石、琥珀那样光彩夺目。好的油漆还要有通透度,颜色要有份量又不会影响观看木材纤维的美丽纹路花纹,使油漆与术纹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再者,油漆的质感不应太脆而容易敲碎剥落,要略带弹性容易保养修复。这样才是好的油漆。
古意大利的油漆是否有秘密?大多数专家认为:古意大利提琴的油漆不光好看且对发音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时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只要仔细研究所有十六、十七世纪意大利制琴师的作品,无论其木工品质高低好坏.其油漆都是同样地精彩,都有着共同的典雅的质感。由此可以推测当时这种油漆是极普通的东西,只要去油料、颜料店就可以买到,如同现在我们去买酱油一般。至于每一把琴在色彩及通透度的一些变化与不同,则是视乎每一个制琴师不同的手艺、经验与品味了。其实那些油漆对人们来说是太普通了,以至人们根本犯不着去把它的配制方法记载下来。
后来,制琴师们转用更快干燥的酒性漆。意大利的木匠、家具商们也都喜欢使用那些快干的油漆,以顺应日渐快速的商业社会。
古意大利的油漆也就因为没有记载下来而失落了。等到人们发现古意大利早期的油漆对声音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将整个提琴的发音奥秘归纳在油漆上,给它加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现在也有一批优秀的制琴师在潜心研究十六、十七世纪的意大利琴、油画、家具的油漆用料。并把研究成果用在他们的作品上,有些已经达到相当接近和出色的效果。所以在我们看来,过分地迷信古意大利油漆的秘方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