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ldquo风景杯rdquo

李人庆

★穿越紫荆花海,我在尧山等你

每次去尧山,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还有来自心底的震撼。虽然我也有着“山高我为峰”的豪情,但上苍造物,奇绝万象,真正面对那苍茫如黛的群山,大自然彩笔勾画的色彩斑斓的世界,还有那一座座壁立千仞、直插云天的奇峰怪石,我还是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不得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尧山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境内,是中华文明始祖尧的始居之地,因尧之裔孙刘累在此立尧祠而得名,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上古地理名著《山海经》之《中山经》称:“大尧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其草多竹;其兽多豹、虎、鹿、兔”。尧山还是摩顶放踵、达济天下的平民圣人墨子的故里,山脚下的墨子像,气质儒雅,神态安详,举手投足间一派仁者气度、圣贤之风。亘古的沉寂中,我们依然能听到他穿越千年浩瀚,向我们解读“非攻、兼爱……”,讲述“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尧山是座大美的山,这在宋代诗人梅尧臣脍炙人口的《鲁山山行》里有着幸福的彰显:“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美丽的尧山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民,一代又一代先民千百年的深情也记忆了尧山无与伦比的神韵。仰望尧山,她伟岸的身姿、清幽的抒情,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而崇高的愉悦,让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圣洁的情愫。

第一次去尧山,是在一个初春。山下桃花灼灼、梨花雪白,山上的春天却迟迟不肯来临,似乎还在冬天静谧的日子里酣睡。然而,当那种一嘟噜、一串串的花争相扑入我眼眸的时候,我突然就感受到了春的热烈和她抑制不住的律动。也是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我记住了一个花的名字:“满条红”。后来,我才知道,它还有个很诗意的名字——紫荆。

尧山的紫荆,于乍暖还寒的早春先于叶开放,叶子还没长出,形似蝴蝶,色若玫瑰,艳丽可爱的花儿就密密匝匝爬满了整个枝条。尧山地处中原腹地,是八百里伏牛山东段主峰之一,海拔高,温度低、温差大,紫荆花从山门到黑龙潭依山势次第开放,整个花期从3月可绵延至5月底,开花早,花期长,烂漫了一整个季节。

尧山的紫荆为落叶乔木,树形高大,有的树高竟达10余米,华盖般的树冠枝繁花艳,似燃烧的火焰,如天边的落霞,蔚为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紫荆花不是很大,如果一朵一朵地看,也许不是很起眼,可当那些繁华满枝的花树簇拥在一起的时候,就摇曳成了一道独特的、让人震撼的风景。

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关于紫荆的记载。而更多的卷帙中,紫荆花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晋代文人陆机有诗云:“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后来演化为兄弟分而复合的故事。在南朝吴钧的《续齐谐记》中,这个故事最为完整也最为广传。故事说京兆田真三兄弟决定分家,所有财产都平均一分为三,包括庭前一丛紫荆树也要分成三份,紫荆闻之,一夜间便枝枯叶焦。三兄弟看到这种情景,十分震惊。大哥说,连紫荆都不愿骨肉分离,我们难道还不如草木吗?三兄弟感慨万分,决计不再分家,紫荆树也立刻转瘁为荣。从此田氏兄弟和睦相处,家道也日见中兴。于是,后人就常拿紫荆用来象征团聚,比拟亲情、和睦,又寓意团结、友爱、和谐。在描写手足情深的古典诗词里,那根植在遥远故园的紫荆也就一次次牵动着诗人们的心弦。

尧山的紫荆多分布于山门以上至黑龙潭一带,无论是在深涧幽谷,还是在峭壁悬崖,随处都能看到她美丽的身姿。嗅着花香,沿山道蜿蜒而上,一树树缀满花朵的紫荆宛若片片落霞,与欢腾雀跃的流泉飞瀑交相辉映,分外妖娆。远处的山峦上,树木刚刚吐绿,而紫荆们已经争先恐后地开了,排成行、连成片,在春风中摇曳着满树的花朵,将尧山的沟谷峰岭都淹没在一个玫瑰色的梦里。山风吹过,万枝摇动,整个山坳像一块抖动的绸缎,又像是翻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把整个尧山激动得鲜活而又神采飞扬。

尧山,曾被叫了多年石人山。之所以称之为石人山,是因为人们第一次走进这里,看到的是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石头,特别是主峰玉皇顶的一尊擎天石柱,酷似人形,让人不由地就想到了“石人山”这个称谓。

其实,奇峰林立、怪石纷呈原本就是尧山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凤凰台壮美飘逸,姐妹峰洒脱舒展,神指峰直插云霄,和合峰亲密无间……而这当中,尤以众多形神兼备、酷似人形的石柱最为著名,象大将军、睡美人、太白醉酒、送子观音等,当然,还有那巍然屹立、俯瞰万象的石人峰以及白牛城、千丈岩、青龙背、蛤蟆石、大将军、王母轿、巨蛙峰、金龟望月……它们或仰或立,或蹲或倚,一个个神韵逼真,呼之欲出。

在尧山,石头是再平常不过了。俯仰间,上下左右,前后远近,随处可见。它们成群地隆起在沟壑,在山巅,抑或是河水的中间,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很随意地把自己散漫到不同的位置。大的可以是一整座山,小的可以如鹅卵,朴素自然,形态各异。或铮铮然拔节,或森森然茂密,成为芽,成为笋,成为树,成为林,成为兽,成为形态逼真的人!于是,也就有了今日之尧山。

下雨的时候,记得去尧山看看,你会发现,那些静默的石头都会唱歌。雨水顺着光滑的岩面或斑驳的褶皱往下汩汩流淌,那些按捺不着寂寞的风,呼呼地吹着。草在动,树枝在动,水在动,云雾也在动。树木多姿的枝条在风雨中摇曳着婀娜的身姿,经雨的叶片在风中不时地闪出一丝丝的亮光,云雾翻滚着,这片去了,那团又来了,行走着,变幻着,而那些纹丝不动的石头们,在忽明忽暗的天空下变换着色彩,静静地让雨水划过肌肤,和着流泉叮咚,还有飞瀑的轰鸣,低吟着缠绵的情歌……

此刻,你尽可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想象驰骋古今、游走天上人间。你可以想那石头是对酒当歌的古人,是把酒问天的诗仙;是躺卧的白牛,是奔驰的野马,是相依相偎的恋人;你可以想那淅沥的雨是双温柔的手,在抚摸你的脸庞;你可以想那滴滴答答的雨点是一首唐诗,一个字一个字地在脸上溅出平平仄仄的诗韵;你可以想那涌动的云雾是神话中的仙境,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峰峦就是传说中的一座座仙山孤岛……

倘若是在深秋,那该是尧山一年中色彩最为绚丽的季节了。举目四望,山依然,水依旧,只是秋日把深幽静谧的尧山装点得更加诱人了。红叶是尧山秋色的点睛之笔,进入9月份以后,满山遍野的五角枫、七角枫、黄栌、金钱槭、漆树、“鬼见愁”等树种依次变色,赤红、橙红、橘红、淡红,红的发紫,红的透亮,红的似火,红的烂漫,成簇成片,绵延天边。几十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间,各种红叶风姿各异,争奇斗艳,即使是同一片叶子,也往往是橘黄中透着桃红,丹红中透着玫瑰色彩,远观如飞霞漫天,近赏似玛瑙般剔透,犹如初春的紫荆,宛若盛开的杜鹃,绚丽多彩,灿烂夺目。人在红叶中穿行,定格成一幅幅灵动的画面,舞动起一曲曲流彩的乐章,让人心旌神摇,如童话一般。

等到了冬天,尧山冰雕玉砌,白雪皑皑,又一种别样的美将会呈现在你眼前……

又是一个春天,紫荆花在不知不觉中又吐露出一树芬芳,一枝枝,一串串,在春光里燃烧起如火如荼的激情。流连徜徉在美丽的花海,摇曳的花影中你能否感受到远方那期盼游子归去的双眸,感受到故园洋溢着的那种亲情的淡淡的温馨?那花一簇簇紧紧相拥,顾盼生姿,饱含满腔深情,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流淌着亲情,洋溢着友情,美丽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来吧,穿越紫荆花海,我在尧山等你,期盼与你一起走过夏日清凉,走过秋色烂漫,走过冬雪覆盖,相聚在下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作者简介:

李人庆,河南鲁山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见于《人民日报》《诗刊》《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报刊,曾获河南省报纸副刊奖、东坡文学奖、《散文百家》千字文奖、《人民文学》“美丽中国全国游记大赛优秀奖”、第五届“强军杯”全军网络文学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出版有散文集《温暖心灵的阳光》。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东方文艺》杂志社签约作家。

第五届“风景杯”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大奖赛征稿启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在旅途,有多少风景美不胜收,快快写出你耳闻目睹的风景文字吧!应广大作者的强烈要求,继连续四届成功举办“风景杯”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大奖赛征稿的基础上,现经《文学与艺术》《世纪诗典》《中外华语作家》《世界诗人》《新时代诗典》五大微刊和《都市头条·新时代文艺》《都市头条·中国文学》《华人头条·新时代中国》三大头条研究,决定联合举办第五届“风景杯”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大奖赛,自即日起开始征集作品。

一、征稿体裁:

散文(不超过字)、诗歌(现代诗、古体诗、歌词、辞赋、散文诗均可)。每人散文限投一篇,诗歌1—10首,请勿重复、反复、变换名字投稿;

二、投稿要求:

写作你眼中最美的旅游景点,地域、时间不限。每篇(首)除题目外,如能加上副标题,注明所采写的景点名称、地理位置(含省、市、县、乡镇、景点全称)更好,并在稿件后面附上作者简介、个人照片一张(一定要注明笔名、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邮编、地址、收件人、电话、电子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c/5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