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否治好 http://m.39.net/pf/bdfyy/
导语
中国漆器文化源远流长,漆器艺人利用从漆树上提取出来的天然漆制作器皿,工序繁琐而器物精美。随着时代的变迁,学习、掌握漆器制作工艺的艺人越来越少,在揭东区埔田镇埔田村,有一位热爱漆器的艺人,通过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制作出一件件漆器工艺品,也为传承漆器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爱国情奋斗者》一起来认识徐填波。
深秋的一个下午,徐填波如常在家中进行漆器制作,记者到访的时候,他正要给石膏模上漆,也是为后续的脱胎工序打基础。
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徐填波:这道工序是脱胎的第一道工序,里面是一个内模,刷一层隔离剂,为了脱胎方便。第一道工序做完干了就形成这个样子,再来上第二道工序。
徐填波熟练又细心地给石膏模上漆,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也十分考功夫。
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徐填波:漆要刷得均匀,不然裱布的力分布不均匀,胎体就不坚固。刷底灰后就裱布,裱布后就一层一层,看器皿大小,承受力大小,裱布就分多与少。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其他工序,徐填波拿来了一个正待裱布的石膏模,调好材料后,裁剪好合适的苎布,开始裱布。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徐填波:因为苎布比较有韧性,不容易断,可以说是整个漆器的骨,这个要是处理不好,“骨”软,将来整个漆器就不坚固。
根据器皿的大小,通常情况下要完成三层裱布,到了这一步,石膏模完成“使命”后就要进行脱胎了,脱下石膏模后的器皿保持了原有的形体,也变得轻盈。而漆器制作的工序还在进行,其中瓦灰的使用也十分重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徐填波:脱胎漆器经过裱布后,就得来削灰,削灰就得三道灰,然后在表面刷多层漆,叫固胎,固胎就要三灰三磨,每一道工序都得经过手用砂纸来磨,磨后再做底涂,底涂也叫退漆,用生漆和熟漆相兼,做这个底,然后用手来推光,描绘是最后一道工序。
徐填波说,一件脱胎漆器的制作周期往往要花上三四个月的时间,想要制作出精美的漆器,不仅工序上不能精简,更要把每一道工序都高质完成。
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徐填波:脱胎漆器得三四个月,一层一层上漆,打磨上漆补灰,上漆打磨,一层一层,不能一下子就干的,得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才能干,就这件得30多道工序。
在三十多道工序中,漆器艺人用温度打磨时间的厚度,制作出既实用又精致的器皿。而在与漆打交道时,皮肤过敏往往是最折磨人的。
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徐填波:痒的时候能痒入骨,能够让你半夜醒来,但是痒的时候你去抓它会更痒,特别是碰到热水时候,就是特别特别痒。虽然痒起来很辛苦,但是大漆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技艺,觉得不能失传,所以要继续做下去。
今年53岁的徐填波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漆器,后来工作以室内装修为主。最近几年,他了解到漆器的传统制作工艺逐渐被人淡忘,他决心重拾技艺,潜心创作。他的作品也多次亮相各类工艺美术博览会。在·揭阳工艺美术“莲花奖”评选活动中,徐填波的作品铁笔漆画天然大漆脱胎茶罐《展翅接福》荣获金奖。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徐填波:肌理是幻彩,仿瓷,红的绿的黄的都藏在里面打磨出来的。图案就画这只隼,站在最上面,有正气,寓意正气雄健,下面这个是梅,作品叫“展翅接福”,这朵是古梅,梅花也开得非常多,就叫梅开五福。
传统漆器文化博大精深,艺人们耐住寂寞、守住初心,传承老工艺,在艺术的海洋中积极进取。
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