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八大旅游景点,你都去过吗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年)前后,后历经东西魏、隋唐至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余年之久。共有约10万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卢舍那佛像)。

龙门石窟以伊河为界,分为西山和东山石窟两部分,西山石窟开凿于北朝和隋唐时期,东山石窟全部开凿于唐代,西山石窟是龙门最精华的部分,其中包括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和古阳洞中的“龙门二十品”。

游览龙门石窟,一般步行即可。在每年的4-10月期间,游客还可以夜游石窟,在如梦如幻的灯光衬托下,万尊佛像更显气象万千(夜游只开放西山石窟和香山寺)。

白马寺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据传寺名因“白马负经”的典故而得。白马寺屡经战乱,数度重建,如今的白马寺面积不大,步行游览全景区完全没有问题。

游客由山门进去寺内。山门是明代所建,山门外两旁的石雕马是宋代的遗物。寺内现有五重大殿,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主殿是第二重殿大佛殿,也是做法事的主要场所。在第三重殿大雄殿内,摆放着白马寺的“镇寺之宝”——中国仅存的元代“夹贮干漆造像”。殿内的23尊元代“夹苎干漆”造像,形态各异,全都是由丝、麻制成,每尊重量仅有3到5公斤,从元代至今多年来未经修缮,仍然色彩如新。

如今在白马寺旁又新建了一个“世界佛殿博览区”,以展示印度、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日本、韩国等国家风格的佛教殿堂。

天子驾六博物馆

天子驾六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中心,是当年修建东周王城广场时发现的东周时期大型的墓葬和车马坑,其中在五号车马坑中,出土了一辆六匹马拉的车,这就是著名的“天子驾六”。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诸侯五匹马,百姓只能乘坐一匹马拉的车)。

天子驾六博物馆规模虽然小,但是我国惟一一处以原址展示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区,当游客进入馆内后,先游览第一展区,在这里你能够看到东周时期洛阳城作为周天子王城的历史介绍,这里还有一些东周时期的青铜器可以观赏。游览完第一展区,向西穿过一段不长的走道,就进入了第二展区: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展区,这里是博物馆的重点参观区域。

关林庙

在洛阳市城南约7公里的关林庙,规模不大,但是香火极旺,因为这里埋葬着蜀汉名将关羽关二爷的首级(头颅)。根据古代封建礼制,帝王墓为“陵”,王侯将相墓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两千年来,关羽的地位从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与“关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林。

重渡沟风景区

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的重渡沟风景区,拥有一片层层叠叠的竹林,景区内处处可见上百个泉眼,流淌出清澈的泉水,汇集成涓涓河流和一个个飞泻而下的瀑布,竹林、瀑布还有溪流,这些都是北方山区中不多见的景色,所以这里也是周边地区夏日度假避暑的好地方。从洛阳市区或者栾川县城都有直达班车到达景区。

洛阳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洛阳市西南方约公里处,是伏牛山脉的主峰,相传是道教始祖李耳(著名的“老子”)的归隐修炼之地,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公元-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明万历十九年(公元年)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从洛阳的锦远汽车站(也就是长途汽车站),乘坐开往栾川县城的班车,在“老君山路口”下车后,再换乘当地的摩的,就可以到达景区售票处了。

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新区,比邻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博物馆目前免费对公众开放,游客在大门领票处领取参观券后,进入馆内参观。博物馆与主楼和辅楼组成,游客参观的主要是主楼内的展品。

王城公园

公园建于年,是洛阳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因修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由古文化区、牡丹花圃、动物馆、游乐场等几个部分组成,既有深厚的传统意境,又不乏浓郁的现代气息。

每年的牡丹花会期间,王城公园都是古城的最佳赏花处。公园内最有名的就是牡丹区,这里由几个大型牡丹花圃组成,栽种牡丹万余株,在多个品种牡丹丛中,有一尊洁白的牡丹仙子雕塑,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开时节,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zz/7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