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

精彩内容

历史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直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漆艺绵延传承,走过了年漫长又辉煌的历程。

新石器时期

缠藤蔑朱漆筒(河姆渡文化)

彩绘几何纹黑陶罐(良渚文化)

彩绘木胎高柄豆(陶寺文化)

浙江余姚河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文化层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它的物理性能与漆相同。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棕色彩绘陶器,经初步试验棕色物质为漆。在辽宁敖汉旗大甸子古墓中出土的觚形薄胎朱漆器,距今约——年。

  

商周时期

漆器残片(商)

兽面凤鸟纹嵌螺钿罍(西周)

禽兽纹俎(春秋)

商代中期的黄陂盘龙城遗址发现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的木椁板印痕,河北藳城台西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中,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在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发现的漆绘雕花木器中,还有蚌壳、蚌泡、玉石等镶嵌。可见商代的漆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战国时期

乐舞纹鸳鸯盒(战国)

鸟兽纹扁盒形矢箙面板(战国)

彩绘虎座鸟架悬鼓(战国)

战国是我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战国时期,由于激烈的社会变革引发的伦理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漆器工艺得以迅速发展。漆的色调以红、黑两色为主,其特点是“朱画其内,墨染其外”。也就是器物内壁涂朱红,明快热烈;外壁涂黑漆,沉寂凝重;红黑对比,衬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丽,呈现强烈的装饰效果,器物具有稳健端庄之美。

秦朝时期

牛马纹扁壶(秦)

变形鸟纹奁(秦)

秦朝时期漆器制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门类。与春秋战国相比,秦代漆器制作更为规整、精美,器形、品种也更为丰富。秦代漆器的纹饰多红黑辉映、飞扬流动,绘画技法娴熟流畅,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云纹漆锺(西汉)

朱漆“吴氏槅”(西晋)

彩绘宴乐图漆盘(东晋)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承袭了汉代传统的基础上,漆器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工艺装饰手法也更加细致深化。这一时期,漆器纹饰表现现实生活的内容增加,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草虫入画,舞蹈、音乐、宴会、狩猎以及人物叙事等叙事性内容,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漆器上。

唐代

秘色瓷平脱漆碗(唐)

密陀彩绘漆器(唐)

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唐)

大圣遗音琴(唐)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随着瓷器的普及,漆器被价格低廉的瓷器所代替,漆器制作逐渐朝着华美富丽的工艺品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髹漆品种和技法的创新、金银平脱的盛行、螺钿镶嵌的发展、雕漆等新工艺逐渐出现。

宋元

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南宋)

宋代漆器制作技术体系已基本完备,主要品种有一色漆器、堆漆描金、戗金和雕漆等几大类。其中一色漆最为流行,纯黑最多,器物表面乌黑而且没有光泽,上有细碎的段纹,象人手上的裂纹,所以叫手皴纹,又叫牛毛纹。

剔红观瀑图八方盘(元)

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是雕漆,其特点是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硕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为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明清时期

戗金彩漆牡丹花纹椭圆盒(明)

剔红观瀑图圆盒(明)

明清两代是中国漆器艺术发展的顶峰,这时的漆器制品除了皇家自用外,还作为贵重礼品馈赠海外诸国。这时的漆器种类和工艺都极为丰富,有一色漆器、雕漆、填漆、彩绘、描金、堆漆、镶嵌、款彩、戗金、犀皮等多种形式。纹饰也一变以前的几何纹、动物纹、图案纹饰的传统风格,改为多描绘自然界景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剔彩山水人物琮式盒(清)

描金彩漆包袱式纹长方形盒(清)

清代雕漆与明代比较,也有明显不同之处,明代漆色一般为木胎,呈暗红色,花纹庄重浑厚,古朴厚重;而清代漆器则普遍使用鲜红漆色,繁缛纤巧,并且与鎏金、百宝嵌等其他工艺相结合,极尽雕琢繁复之美。

长按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寒假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5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