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吃货ing
作为资深吃货,想吃就吃,是小编维持身体健康的最大动力。你看,如果你得了糖尿病,可乐、芝士蛋糕、甜甜圈这些高糖饮食基本拜拜了;如果你得了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火锅、刺身这些高嘌呤饮食基本也与你无缘;如果你食物过敏,那过敏原从此是路人......
7、8月份正是盛产芒果的季节,有这样一群人只能“望芒止渴”,因为芒果过敏。
来源:知乎网友好生俊俏Bao
芒果为热带亚热带特产水果,具有味道鲜美、香甜可口的特点,被誉为“水果之王”,但是芒果的蛋白含量很高,有很高的致敏潜能。年,Zakon首次描述了一名29岁的女性对芒果的过敏反应,在吃了芒果24小时后出现了嘴唇和周围区域的急性水疱性皮炎。在此之后近百年时间里,芒果过敏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台湾食物过敏患者当中芒果过敏发生率高达18.5%,芒果是台湾第四大主要过敏食物,日本芒果过敏在食物过敏中发生率为12.5%,而在欧洲芒果过敏的发生率较低,芒果不是主要致敏水果。
根据食用芒果后出现过敏时间和过敏反应途径的不同,分为速发型芒果过敏和迟发型芒果过敏。
1.速发型芒果过敏
患者可能会立即出现对芒果的全身性过敏反应或局部反应,又称为I型过敏,表现为食用芒果30min内出现喘息性呼吸困难、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口腔过敏综合症状,还有人在食用少量的芒果后会出现眼睛和嘴的瘙痒、眼皮的肿胀、大量流汗甚至带有休克特点的胸闷。
速发型芒果过敏的发病机制是芒果过敏原进入特异性体质的人体后,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也称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
过敏的发生和发展包括致敏、激发和效应阶段。首先,芒果的过敏原先与特异性的B细胞产生的IgE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体再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表面相结合,此时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如果长期不接触相同或者类似的过敏原,则此状态自动消失。否则,相同或类似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这些过敏原与B细胞能够结合形成复合体,使得肥大细胞脱颗粒活化,机体处于激活状态,同时肥大细胞会释放出很多细胞因子,如组织胺、蛋白酶和酸性水解酶等,以及新合成的炎症因子,如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产生的这些细胞因子诱发一系列的临床反应症状,如气喘、红肿和中枢神经系统等过敏反应。
速发型芒果过敏反应可通过皮肤点刺及皮内试验、血清sIgE检测及食物口服激发试验进行诊断。
2.迟发型芒果过敏
迟发型过敏反应可通过直接接触芒果,甚至芒果树发生,常见于特应性个体,迟发型过敏通常在食用芒果后的48h或者72h出现症状,如接触性皮肤炎、眶骨膜水肿的疾病、湿疹的皮疹和水疱形成。
迟发性芒果过敏反应是由细胞介导的,Th-1型CD-4细胞是该反应的主要介体,芒果中存在的敏化物质(熊毛酚,腰果酚,柠檬烯)沉积在皮肤的表皮层并使CD-4细胞敏化。反复接触后,致敏的CD-4细胞首先积聚在真皮中,然后向表皮迁移,释放出会破坏角质形成的细胞因子,导致细胞分离,形成表皮海绵状红斑,并在8-12h内发生硬结,在24-72h内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消退。
迟发型芒果过敏反应可通过斑贴试验确诊,在进行试验时,需要采集包括芒果果皮及以下5mm果肉同时进行检测。
芒果过敏同时还会出现交叉过敏反应,这是指患者先前接触过其他物种的过敏原,在食用芒果后也会出现过敏反应,一些患者可能会对同一科(如漆树科)或相同科内的不同属的果实发生过敏症状,甚至对不同科的水果、蔬菜或者花粉发生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口咽部过敏综合征。
芒果过敏虽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所以,必须尽早识别这些表现,以避免易感人群发病。与此同时,吃芒果的时候加强预防。
避免接触芒果皮,通常是预防皮疹的有效方法。吃芒果时,将芒果切成小块,尽量不要将芒果汁肉弄到嘴角及脸部。如果发生芒果过敏,则应避免与芒果、常春藤、橡树以及漆树科植物接触。对于芒果过敏引起的口腔周围接触性皮炎可使用低剂量的局部类固醇,如果皮疹持续存在,考虑用泼尼松治疗。
吃货严肃说过敏
本期吃芒果技巧,你get了吗?参考资料:
1.RichaSareen,AshokShah.AsiaPacAllergy.Apr;1(1):43-49.
2.WuTC,TsaiTC,HuangCF,etal.InternMedJ,,42(12):-.
3.WalaaOthmanElshabrawyHA-SI,etal.InternJHealthSci,,8(2):-.
4.BarbaraKB-w,KarinHoffmann-Sommergruber.AllergoJInternational,,23(1):24-34.
5.闰慧清等.食品科学.,38(3):-.
6.谷冬梅等.中国免疫学杂志,31(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