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举报,毛坝镇有位卸任的村主任,他当干

今年,和龙船调旅游的陶鹏一起去过毛坝几次了,并且两次去过永顺桥和花板村,还写了几篇报道。但是,我并不知道刘成奎这个人。

而这次去拜访他,是由于有花板村的村民,向我说起这位卸任的前村主任时的感激之情和崇敬之心。“我们家以前穷,差饭吃了都是去他那里借。而刘成奎也不富裕,但是只要开口了,都会有求必应。他有十斤米,也会借给你五斤。”这位80后的朋友说,“你们应该去写写他!”

花板村一村民的爆料截屏

俗话说“人走茶凉”,一般来说都是这个样子。一个人在台上做官的时候,总有人前呼后拥,点头哈腰,如果有一天退休了,就会由“王老”变成了“老王”,就会被人指手画脚,是非评说,毁誉参半,如果不说得杯盘狼藉就是万幸了!更何况是村民朝夕相处的村官村干部。

7月23号下午,顶着烈日,我们去往毛坝镇花板村三组,小地名叫寒池沟的地方,慕名拜访刘成奎老人。去的时候,老人在午睡,他的老伴在洗头。老太太要去叫醒老头子,说是有客人来了,我们不让。不过我们说话的声音还是惊醒了刘成奎老支书。

刘成奎老支书

老人打着赤脚出屋里出来,和我们打招呼,他个子不高,身材消瘦,满头白发,脖子上糊着一块生漆。早就听村民们说起,刘成奎老支书卸任后,种点茶,养几桶蜂子,割点漆,生活倒也悠闲自得,其乐融融。

刘成奎老人出生于年,和共和国是同龄人。年开始担任生产队长,这个生产队后来分成了三个村民小组。“我当队长,不是村里,乡里的干部指定的,是通过乡亲们选出来。”在回忆起往事的时候,老人家颇有些自豪。

“那您还记得您被选为队长之后,说的话吗?”

“这个我记得,我对他们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全部社员盯紧我刘成奎全家,接受你们的监督,而我也会盯紧你们!”

小编和刘老支书摆龙门阵

刘成奎当队长一年以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到户。在分地的时候,他并没有优先权,而是和村民们平起平坐,分到哪里算哪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他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做人,不能让人当面毕恭毕敬,转过身去就乱日诀。”

据刘成奎的女儿回忆,她爸爸虽说是个村组干部,但是家庭并不富有,“有时候学费都没得,还要跑到学校去跟老师说好话,先欠着!”我记得我们那时候学费并不贵,就几十块钱。“我爸那个人心太好了,有时候别的家孩子没学费,找他借钱,他就把我们的学费借给人家了,我们上学他只有去说好话撒!”刘成奎的女儿刘永华说。

刘老支书女儿和小编的对话

由于许许多多的历史原因,刘成奎老人是在年入的党,到现在已经有了25年的党龄,相对于他68岁的年龄来说,党龄并不是太长。但是,从年当生产队长到年从花板村村支书的位置上申请离职卸任,在这27年里,刘成奎经历了从大集体到分包到户,从征收税费到免除农业税,从办“学习班”到依法治国,从举国计生到放开生于政策,……可谓经历了农村所有风起云涌的变革。

“我们那个时候当干部,一年只有块钱,还不够接待那些下来搞运动的工作队的饭食钱,一年到头,还要倒贴钱。这些都不算么子,当干部本来也不是赚钱的。”但是,那个时期的村干部有些许多额外的工作,计划生育工作队进村了,要跟着去;综合治理开始了,要跟着去;征收税费工作开始了,要去挨家挨户收取农特两税,三提五统……

“人家当干部多少可以捞点油水,我们家是越当越穷,我弄饭都各弄怕哒的。”刘老支书的老伴说,“有时候一天要招呼十几个上面下来的人,拖起桌子吃饭。”

家住在寒池沟嘴里面

“有的村干部为了完成自己的税收任务,在收不起来的时候,自己去借钱来填窟窿,到后来卸任了,还欠一屁股的账。”刘成奎回忆的时候,或多或少有些无奈,“但是我没有那样搞过,村民们都比较支持我的工作。也有缴不出来的,我垫付了,他们都如数还我了。”

从刘成奎年主动写申请辞职后,村干部享受了国家定额补助的工资待遇,并且在退休后有养老保险。而他们这一代村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退休工资。享受的养老保险是国家的最基本社保,每个月75块。像刘成奎这样从小队队长,到村委会副主任,到村委会主任,再最后到村委会书记,在村委会干了十几年的老资格,每年国家也只有块钱补贴。

“我觉得应该给每个有十年村委会工作履历的干部每年块钱,并不是每一年想多要那块钱。我觉得是一个尊重,一个月补块钱,起码比几十块钱好听些。”这不是虚荣,也不是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作为那个时期的村干部,确实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

他们送别大集体大锅饭的体制退出历史舞台,然后成为农村工作的排头兵,在历史的轨迹里,他们是一闪而过的流星,但是他们却直接和村民们针锋相对,容易得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亲们,村干部是在政策和村民的“夹缝”里艰难的生存。

刘成奎不过是那一代村干部的缩影而已。我们也随机访问了一些村民,他们对刘成奎的口碑都是众口一词的说好,公道自在人心。“他那个人就是做人做事公道,不厚此薄彼,搞事情不为私肥己。”一位村民说,“我敢说,老刘没有占过我们村一分钱的便宜。”

习惯了在夏天赤着脚,让我想起了陈宝国主演的电视剧《老农民》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刘成奎从来不提他帮助过多人,帮助过多少人。“施恩不图报”是他的座右铭。而他作为一名老党员,前任村支书,他说,“无论是做人,还是当干部,都要做到公道二字,都要勇于担当,都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这三个都要,是他对自己的总结,也是对后面这些村干部的希望和嘱托。

刘老支书生活照,由他的家人提供

现年68岁的刘成奎老支书,养了几桶蜜蜂,他的蜂糖是没有掺过半点假的;他承包了别人的漆树割漆,他的生漆也是百分之百的正宗产品,我们无意中提起名冠全球的毛坝漆,没想到老人家却生气了,“还不是被那些鬼蒙了脑壳的人把牌子搞坏了,几爷子为了多赚点钱,什么手段都搞。”说这段话的时候,他有点气愤和心痛。

过年时老两口和家人的合影,只有这一张,没有给妈妈照好。刘老支书的女儿带着歉意说

采访后记——

村委会是我们国家的最底层政权组织,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村干部是一个村的风向标和旗帜。这样说,并没有将村委会和村干部抬高的意思,即使抬高,也是他们承担了许多直接责任。毕竟,任何一项政策的落地施行,生根发芽,都需要村干部播种到村民中间去。

但是,近年来,某些村官成了村霸,成了地方黑恶势力的带头人或者幕后老板,贪污腐败,无恶不作,无限度地扩大手中的权利,无节制地膨胀个人的私欲,俨然成为了土皇帝,使得人们深恶痛绝,但是却敢怒不敢言。

“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要求新时代的村官们,能够像上一代村干部那样,始终记住一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们跟党走,就更要跟着党走到群众中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现在的村官们,逐渐转变成为了公务员,“居庙堂之高”,就有责任“则忧其民”,而你们又处在一个政治体系的最底层,“处江湖之远”,不得不“则忧其君”。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活动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jingt.com/gqgx/1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