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林《中国石》大漆及辅助材料x90cm-
漆画解构造型
图文/刘善林
笔者认为的漆画解构造型基于思想情感的表现,对漆画技法的模式化因素和材料因素以及造型因素进行打散重构,以期激活,以利表达对漆对画对艺对术对事物和对人自身的个性认识的综合造型方法,也是当代漆画总的造型方向,具有观念、方法、实践、建构等意义。
刘善林《白露》大漆及辅助材料x
当认为漆画的庞大的材料及制作体系可以从艺术发生方法上使艺术创作在约束中获得更大的自由时,方法论的意义和漆画的意识再造同样重要,漆画便不仅可能得到自身解放,而且也可能解放别的可能,融于大的艺术体系之中。
刘善林《昔》大漆及辅助材料80x-
基于辩证与中和的哲学基础,解构造型源于所有艺术人为与自然的创造所形成的二元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中,无论敦煌艺术的沧桑再造,还是漆画艺术的短期研磨,更重要的是它渗透于复杂的艺术创造劳动,即作用于艺术产生的核心机制原动力及艺术整个产生过程。它具体体现为漆画材料的解构造型和漆画技法的解构造型,以及寓于其中的绘画因素的判断与选择。这只是它显性的一面,复杂的发散与聚合思维成为它隐性的一面。不破不立,不断地破立,不断地全盘否定或部分否定,否定之否定,没有上一步就没有下一步,阴差阳错,不可端倪,妙不可说,而意又可会。以漆思考、以技思考、以画思考、逐渐在漆画家的个性判断中彰显画旨,自由言说。
刘善林《忆》大漆及辅助材料80x60cm-
漆画材料解构造型基于漆的兼容并蓄的特点,漆画材料解构造型总的原则体现以新破旧,不破不立。模式的掌握为立,个性的使用为破、新破为新立,新立又新破,如此推演,直抵理想。在单一式,复合式、重叠式、交叉式、局部式、整体式、空间式、时间式等多样式中,多维度地进行深广透的有机选择与操作,灵活使用表现。
刘善林《火之末》大漆及辅助材料xcm-
多维洞悉漆和入漆材料的特性,在思想与感觉的指挥下充分认识材料的恒常性并恒常性使用,以及材料的超常性并超常性使用,以及材料的超前性、跨域性使用。材料和材料的使用还具有已知性、未知性、可知性、不可知性、不必知性、确定性、不确定性。具体于材料的色泽、肌理、质地等物理特性,和材料在材料上留下的痕迹,以及能否与漆反应等化学特性。艺术选择的材料和漆的结合应该考虑空间位置、时间状态及其相互关系,使物性与人性充分尊重与和谐,物人既合,充分表达艺术理想。
刘善林《山路松声》大漆及辅助材料xcm-
漆画技法解构造型打破漆画的界限,突破画框,突破障碍,消解意义,回到漆画的原点,改变创作观念。回到原点方有创造,回到混沌方有多元。进入模式化的同时走出模式化,从个性出发去继承发扬和解构重组。改变漆画作画的材料工具工艺技法,改变漆画一贯慢而长的作画时间达到可任意性,既可慢也可快,所以要精化程序,提炼语言,精干便捷,方便表达,从漆艺语言到漆画基础语言到漆画综合语言再到漆画个性语言,循序渐进。用漆材料与其它材料结合、综合、融和,使用不同工具特别是其它工具,选择不同技法,在局部与整体、空间与时间解构重组,使材料技术转换为个性创造。
刘善林《碧》大漆及辅助材料76xcm
从漆艺语汇中浓缩提炼出的材料技术及程序都颇为讲究的塑、拓、雕、填、刻、划、泼、贴、撒、画、破、磨为主的解构造型创作个性化漆画作品,原则上立破立,方法上单一式、复合式、重叠式、交叉式、局部式、整体式或混合使用或交互使用或独立使用,并注意结合其它造型手法。超出写画的工具材料方式但达到写画的效果,综合各种选择技法进行漆画语言的个性创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技法个性实验。每个技法都注意边缘、交叉与综合。
刘善林《破荷》大漆及辅助材料40xcm-
介质法:使用常规及非常规工具和借用某些材料获得痕迹达到艺术效果而材料本身并不留存画上,但这种痕迹应具有书写感,并且可以通过涂层填色再造,这是工具的突破,也是现成物的巧用,是拓印法的延伸。其模式基础是刻划法雕填法等。
刘善林《秋昔》大漆及辅助材料xcm-
拼贴法:既包括传统镶嵌法,也包括当代艺术的实物拼贴法、多元混搭法。材料上超出蛋壳螺钿金属等漆画常规材料,既有材料的物质实在感,也有留下痕迹加以再造。
刘善林《泛》大漆及辅助材料81xcm-
堆塑法:在平滑的漆地,以漆作粘合剂,用木粉、炭粉、石粉、漆灰、胶灰、砂粒、干漆粉等材料进行堆塑,漆不仅仅是粘合剂,而更是要注重笔痕的写意性。可直接用色漆或漆灰直接线堆、面堆、浅堆、薄堆、高堆,讲究画意、书写性,为后面做准备。
刘善林《残荷赤》大漆及辅助材料xcm-
雕填法:先制胎,再涂需要的色漆若干遍到一定厚度,再用刀雕刻后,结合填彩、戗金,再打磨推光,也可只雕漆,也可在剔红剔黑剔犀剔彩时结合别的手法,可将刻漆变为刻灰刻胎,甚至灰料拓印。
刘善林《秋分》大漆及辅助材料80x60cm-
刻划法:工具手法比雕更方便,在漆未干时使用,直接书写,可刻划出底漆色,可再填色打磨。适时使用,结合使用。
刘善林《白绿萝》大漆及辅助材料白绿萝60x60-
描绘法:彩绘、描金、描银、描色、晕金。面层描绘,伏笔描绘,残存描绘,在不同的底层描绘,厚涂描绘作为底层再打磨,以及结合其它技法描绘。
刘善林《华年》大漆及辅助材料67x32cm-
磨显法:彩漆磨显、颗粒磨显、铝箔粉磨显,解构、打散、复合使用。变涂法:工具起纹、媒介起纹、颗粒起纹、稀释剂起纹(包括引申出泼洒、薄涂)、厚涂画漆变涂等,掌握原理、无限创造。
刘善林《定》大漆及辅助材料定20x30cm-
髹涂法:最后回到最原始的方法,以用在其它方法上。厚料髹涂,最原始也最不易,因为讲干净、无痕、不皱。但作为当代漆画语言,局部漆皱求之不得,在加桐油等增加流平性防皱去痕时注意桐油量的控制则可随心所欲获得高低起伏肌理交错的视觉变化。
综合法:将上述多种技法有机结合使用,引申出系列关键动词,除了塑、拓、雕、填、泼、贴、撒、画、刮、破、磨、揩等,还应强调其间的擦、染等。
其它法:创造第一,效果至上。
刘善林《中国石茫》大漆及辅助材料67xcm-
无法:最后是无法。无限可能。无生有。甚至错误,无错无对,因为整体上看是再造或利于变化,积小错为大对。有法达无法。无法更有法。“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无意于佳乃佳”。从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的必然到自由之路。研究技术活用技术,创造个性语言,作好艺术风格的基本保障工作。
刘善林《秋分》大漆及辅助材料40x40cm-
漆画材料技法的解构造型,建立在漆画的思想与审美上,为漆画艺术语言个性化所贯穿。
刘善林《秋分2》大漆及辅助材料40x40cm-
结语漆画的解构还有胎体空间与画的空间的解构,从二维的发展、发达,到三维以至多维的突破与共兴,则势必将漆与人进一步激活,则无疑将会由跨界、融界回到无界的东方原点和世界的当代,笔者认为这和漆画画种的确立同样重要。大象无形,大盈若缺,有无之中。架上架下,漆画要追源则更要追美学理想之源、追思想之源,突破漆视觉漆文化之源,如此,也方能真正朔流,已有之流,未尽之流,无尽之流,真正体现出漆最大的容载性、演绎性,从而气象万千,生机无限,使漆画真正走向当代,走向不独时间的,也是类型的、价值的、艺术史脉络的当代。
刘善林《妙音》大漆及辅助材料80x30cm-
(本文节选自作者清华硕士论文《当代漆画艺术语言个性化表现研究与实践》及《中国(厦门)漆画展作品集》漆画论文《漆画解构造型》同名全文(福建美术出版社年12月第一版,ISBN-7---1),略有改动。)
最新部分作品
刘善林《雷》大漆及辅助材料60x60cm
刘善林《霓》大漆及辅助材料60x60cm
刘善林《落》大漆及辅助材料60x60cm
刘善林《续》系列第25大漆及辅助材料60x60cm
刘善林《续》系列局部大漆及辅助材料60x60cm
刘善林
重庆开州人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湖北省十堰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湖北省十堰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漆画、中国画。
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曾参加第九、十、十二届全国美展和第一、二、三届全国漆画展。
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首届全国漆画展优秀奖、从河姆渡走来-第二届国际现代漆艺展二等奖。
作品载于《美术》、《装饰》、《今日重庆》、《湖北日报》等刊物及大型专业画册,并为厦门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湖北美术院、莲福美术馆、马来西亚艺术机构等专业机构和收藏家收藏,曾于0年起在产漆第一大县竹溪所在地区湖北十堰高校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漆画工作室“楚人漆屋”,年于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建立刘善林漆画工作室。年为温德姆创作巨幅当代漆画《凤兮凤兮》,年成功策展组织举办"竹溪物语-问漆武当"漆乡十堰首届当代漆画展,推动生漆循环产业发展。曾应邀赴韩国、越南、德国、法国、荷兰等进行艺术交流、展览和考察,曾发表编著出版有《当代漆画个性语言研究与实践》、《漆画解构造型》、《中国画的创意》、《郭继明书法艺术散论》、《凝虑思远、祥和平淡——论赵家富油画山水》、《白石之虾》、《宾虹之空》、《艺术、材料和漆画》、《刘善林墨荷作品选》、《高等设计色彩》、《竹溪物语-问漆武当》、《中国漆画个案研究程向君漆画》等。
部分展览年,《林泉的回忆》,厦门,中国当代漆画获奖作品展。年,《碧》、《赤》等,上海,中国当代漆画精品展。年,《山路松声》、《中国石》、《降》、《林泉的回忆》等,厦门,艺术厦门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当代漆画精品展。年,《风吟》,武汉,“艺与用”当代青年漆艺术家邀请展。年,《中国石咏》、《中国石商》,武汉,漆意湖北当代漆艺邀请展。年,《白马秋风》、《水殿风清》等漆画、水墨44幅,重庆开州博物馆,“砚边苦吟故土情”郭继明、刘善林书画邀请展。年,《秋夕》,湖北省美术院建院五十周年学术展。年,《火之末》,福州,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年,《秋天》,马来西亚,兰卡威国际双年展。年,《中国石9》,福州,海峡漆艺术大展。年,《残荷系列》,武汉,文化部全国重点美术馆展湖北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年,《中国石5》,南通,中国当代漆艺展。年,《阑珊》、《怀之一》,武汉,第二届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年,《听荷2》,武汉,艺脉相承-鄂湘赣皖当代漆艺陶艺展。年,《秋夕荷语》,韩国,韩中现代漆画交流首尔展。年,《中国石》、《怀君属秋夜》,武汉,漆道湖北当代漆画展。年,《离骚》,南京,第三届全国漆画展。年,《中国石》,北京,第四届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年,《秋昔》,福州,从河姆渡走来-第三届国际现代漆艺展。年,《霜降》,北京,中韩高校漆艺展。年,《石》、《极》,武汉,漆迹湖北当代漆画展。8年,《九月》,北京,8中国当代漆画精品展。8年,《残荷》、《荷之逸1》、《弦响泽》,武汉,漆人八艺当代漆艺展。年,《清秋》,武汉,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大展。年,《荷》,北京,从河姆渡走来-第二届国际现代漆艺展。年,《红物语》广州,第二届全国漆画展。年,《残荷》,武汉,湖北高校美术设计大展。4年,《听荷系列》,日本,《日中美术交流展》。4年,《澄》,南京,第十届全国美展。3年,《听荷系列》,北京,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漆画展。2年,《听荷》,厦门,首届全国漆画展。1年,《弈》,广州,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年,《白露》,北京,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作品展。年,《白马秋风》,上海,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部分获奖年,《中国石5》中国当代漆艺展优秀奖。年,《残荷系列·澄》从河姆渡走来-第二届国际现代漆艺展二等奖。年,《残荷》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大展“最佳学术奖”。2年,《听荷》首届全国漆画展优秀奖。年,《白露》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年,《白马秋风》四川省“全兴”奖。部分收藏年,《火之末》、《听荷3》莲福美术馆。年,《残荷》重庆开州博物馆。年,《莲》湖北省十堰市美术馆。年,《秋天》马来西亚艺术机构。年,《听荷2》湖北省美术馆。年,《极》湖北省美术院。年,《古镜》厦门美术馆。2年,《听荷》厦门美术馆。
本期编辑/佛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