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物阁·艺术平台大漆艺术倡导者
——漆艺术、非遗、绘画、设计、微展览——
神秘七彩犀皮漆出自何人之手?
他是浙江人,
他是一位60后,
他研究犀皮漆10余载,
他在年夏天开通新浪博客化名“行者老漆”,
他在恢复罗氏犀皮漆的道路上一度陷入巨额债务,
他因参加“中国第二届现代工艺美术展”艰难而借款奔赴,
他就是罗氏犀皮漆髹饰技艺传承人,
今天与漆友共勉罗氏犀皮漆……
本期人物——罗献兵
罗献兵,浙江临海人,年生。职业漆艺家,独力漆艺术者,一个生性闲淡的布衣散客,无意于学术功名,唯以做漆读书为乐,做漆卖艺以养家糊口,数十年来沉溺于传统漆艺的研究和创作。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漆艺专业委员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漆画研究会会员。
?年参加“从河姆度走来——中国现代漆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扬州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
?年在中国第二界现代工艺美术展上获学术奖“华艺杯”铜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
?年作品入选“从河姆度走来——第二界国际现代漆艺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主办),
?年参加“从河姆度走来——中国现代漆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福州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福建省美术馆主办),
?年作品入选第二界(平遥)漆文化艺术节(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
年作品“漆水流畅——回棋盒”入选“从河姆度走来——第三界国际漆艺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福建省美术馆主办),
?年作品“梅瓶”入选浙江省漆画邀请展获“优秀作品奖”(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年作品“凝滞”获“第三届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二等奖(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年作品入选台州市百名工艺美术家精品展获优秀奖(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年作品“这不是一只瓶子”入选浙江省首届工艺美术双年展获银奖(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年作品入选大漆艺术-----海峡漆艺术大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
?年作品“犀心佛骨”入选“第二届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获”铜奖
?年作品入选浙江文化艺术代表大会五年回顾展
犀皮的不熟悉在所难免,我们不了解了犀皮但一定知道“心有灵犀”吧?犀作为自然生命之间心灵感应的同义词。心有灵犀,心心相通,那是来自于生命最质朴时的情感交流。可见犀指人与人之间超越了物质功能的灵性相通之义。
犀皮漆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不可豁缺的文化基因。它源于先秦时期,繁荣于宋代,历元,明,清,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犀皮的线纹和色彩的和合,迷离浮动,变幻莫测,表达人与自然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隐含了中国人的天地人观念的技艺。
我们应该先谈谈一部由明代黄成撰写的漆工艺专著《髹饰录》。“髹”字读(xiu),字意为“用漆饰物谓之髹,“饰”寓纹饰之意,“髹饰一词最早记于《周礼.春官.中车》。《髹饰录》成书于明隆庆时期(约公元年),由平沙漆艺家黄成,字大成撰记,由嘉兴西塘的学者杨明作注,后遗失流落海外。
犀皮在《髹饰录》中排在第七条填嵌类,记有“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圆花?是什么花?片云是怎样的纹?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中的“似”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的理论和表现的形式。“似”是一个元概念,由“似”才会产生如“传神”“气韵”“生动”等美学概念,中国的文字起源于象形,即抽象的思维意境,归纳为某些具体的线条符号,经组合,排例组成新的结构形式,以表示某种含义。我们把它叫做“文字”或亦文章。每个方块字的背后都有着更深的含义。“片云”不是表达云彩,是似云非云,“圆花”也不是牡丹花,月季花等,是似花非花,是释迦牟尼的拈花微笑。
上世纪2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在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的《支那美术史》中,阅见有介绍《髹饰录》的文字。逐致函大村西崖先生,索得日本蒹葭堂手抄本归国,在朱先生的支持下,年刻板付印了册,(世称“丁卯朱氏刻本”)。刻板寄存于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后因“一二八”战事发生,中日开战,刻板焚毁于“一二八”战火,国典再度遭劫成灰。上世纪70年代初台湾古宫博物院索予明先生依战后循例向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索取得蒹葭堂抄本复印本,交付台北古宫博物院《古宫图书季刊》再次印影出刊出蒹葭堂本的《髹饰录》。中国古宫博物院王世襄先生,得悉台湾古宫博物院刊出了《髹饰录》的印影本,遂多方辗转经李霖灿,索予明先生等帮助国内再获《髹饰录》复印本,此后王世襄(北京古宫博物院研究员,文博专家)先生历30余年对《髹饰录》进行解说,于3年始出版了学术专著《髹饰录解说》[3],国粹煌艺,哲匠名篇始见于天日。
犀皮是漆艺术中一个分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种非常独特的并具有很好的当代艺术和文化语境的美术品种,是中华民族古老又独特的文化遗产和精神遗产。
伯格森认为:艺术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心灵状态的表现,是人的内在生命的表达。
《髹饰录》中说:雪白,天蓝,粉红,则漆不相应也[28]。这些色彩都是可以达到的,将漆树汁(生漆)冶炼的清透明净,天然物性不是死的,是活的,造物在伊田园创造万物时都是以生命的平等的形式共同对待的。漆树之汁也是有灵性的,它需要人用真挚的灵魂去沟通,寻得理解和认同。是可以调制出白色,淡绿,粉红,紫茄等漆彩,百色无不相应矣。有了现代丰硕的科学成果的储备,红彩也可分出七色,当然也有可能会耗去许多钱和物,但重在解放思想,超越观念和思维的束缚。
汉.马王堆出土的云纹彩棺,三星堆的云纹狩猎漆盘等等古代漆饰物品,厚重而飘逸的线性纹饰都浓郁的表达出对生命的消亡,无常,长久及自然天地变幻莫测的心灵意象的“意味”,体现出人类生命初期人类质朴情感的有意味的心理形式。这些纹饰无不以延伸的,幻化的的线纹呈现出灵动,变化,时空的优美线条,是人类内在生命活动浓郁情感的呈现。由此线条形式是人类情感的传统表达形式,将这种人类内在生命情感的种种特征转化为可视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供人观赏和认知是艺术的形式之一。揭示出一种不同于文字和语言,而又比文字和语言更加具有表达力,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得表达形式。
犀皮漆艺术的形式主体可归纳为以线纹形式为主导的点,线及面的形式。朗格认为:“线条与事物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我们知觉活动中的自然规律之上的,即运动才使人知觉到线条这一现象[12]。艺术图式的动态形式是生命运动发生,发展的本质表述,中,西方的艺术都是非常重视艺术形式的动态视觉语言,中国有“气韵生动”,西方有“有意味的形式”,朗格认定为“生命的情感形式”等等。人类生命同根同脉本无东,西方之分。意识思维也是一种抽象思维,是人类对来自自身生命本体内在涌动的情绪的认知,认识这种带着神秘的,先天的,唯心的人类本囿的情感的涌动,是人类文明本质的开端,正确的认识和接受这种情绪的存在是科学的认识人类生命的本质及丰富和独特的需要。
心灵的觉知和情感具有不可见性,神秘性的特征,认识这种情绪的存在是人类超越动物性本体成为诸生命灵长的基础。把这样的情绪借助漆树汁(生漆)这一独特的自然材料以实现造型,图象,线条,纹饰及材料的本质术语去表现这样的情绪,体现出人类生命本有的丰富的想象的能力,思维的能力,归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重而以此得以奠定“人”由自然状态向高级状态的飞跃。而艺术自发生和出现以来,一直都是以这种生命的本质需要而发生和发展的。
犀皮漆艺作为人类生命内在活动中这种情绪物化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和符号,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不可豁缺的文化基因。人活着是需要精神的,精神即人对生存,和睦,互助,平等,自由的心理需求,它构成人的灵魂的内涵,精神即灵魂。人类进步的本质是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升华,它包含了精神和物质的所有合理的自然认知,把自然文化的多面性上升到合理性。由此犀皮漆艺的线纹形式无疑是一种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人类普遍情感表达的表现形式。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不夹杂任何功利的,直接发乎心灵,不是为了做画家而去绘画,不是为了做艺术家而去搞艺术,不是为了做个文人而去读书。读书是为了了解人类世界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途径,绘画是为了抒发情感,记录人类对大自然美的感知。而艺术不仅仅只是绘画,艺术包含着一切由技术和思维结合生产的内在和外在的情感生命的物化形态,是人类内在情感的物化形式,是一种精神载体。
《文心雕龙》神采篇说: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纹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气象,镂心鸟迹之中,结辞于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阐明了线饰和色彩的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可用以表达生命内在的性灵和丰腴的生命力的文化符号。它来自于人对自然形态现象的认知,接受和借鉴(如:洛书,河图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
犀皮的线条图式架构看起来就象医学中人的心地图和脑地图,它以线纹表现出富有节奏的律动呈现出生命活动的典型特征。中国古人或许也正是从动物表皮及自然物的自然生化的图像中的富于节奏的纹式中领悟了自然生命的形式,领会了生命成长和消亡过程的材质形式,启发了中华民族先人认知了生命的丰富和多彩的形式,激发出中华民族无限的文化灵性。如:远古先人伏羲的仰观天象,附察大地结合数术,创造了前八卦。夏禹结合了《洛书》有了后八卦,典定了生命活动的初级表达形式。现代的生命科学研究也证明了有机性,运动性,节奏性,成长性是生命的四大典型特征。
在犀皮漆艺术静止的图谱中,虽然各线纹,色块是固化的,不能变更位置,却给人似乎是动态的视觉感受,形象的表达了生命运动性及变化无常的生命本质形态,揭示了生命的运动,节奏,和成长的特征。这种动态的,节奏的图式为犀皮漆艺术提供了一个即有制约性的框架又有一定自由度的空间,正是通过动态的,节奏感的线性形式基础特性,使犀皮这一古老的,似乎是静止的,工艺的线条,却呈现了川流不息的,变化的,持续不断的生命过程,成为一种有序有度的,不断变化的节奏纹式体现出人类生命不断成长的律动。
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艺术在自然中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它(艺术品)是一次精神创作,其中部分和整体都是从一个精神熔炉中熔铸出来的,是经过生命气息吹嘘过的。
犀皮漆艺与所有的传统漆艺品种一样,由于天然漆树汁自然物性的特性局限,决定了漆艺术的创作过程的繁琐和曲折,有如我们对生命和世界的认识那样的曲折而复杂,每件犀皮都要历时经年,不停的重复,往返,从选好漆树起,一刀一刀的割,一滴一滴的收集,翻山越岭,上树下树!古语说百里千刀一斤漆这谚语没有半点夸大,背扛下山,“鰌(qiu)鱼反转,波涛来去”,过滤沥净杂质。冶炼中“高原混混,回流涓涓“,5—7天的晒,拌,搅,烘,烤方制的可以使用的熟漆,十斤漆液只得五斤。调入矿物颜料,工作台上一滴一滴的研磨至无有粉粒,起纹至绘,描,涂,抹,点,髹涂,套色,入阴,磨觳砒砺(打磨髹面),推光,揩清,重复,往返,这是一次化平淡为神奇的寂寞和孤独的修行,是一次次对自然生命的诘问和修正。
诡谲变化的“纹起”线条,变幻莫测的纹饰,迷离斑斓的色彩,那种独特的,纯粹而又变化的美是造物感应后的赐予,是人与神灵的共舞,神秘而含蓄的漆彩,柔和而内敛的光泽,优雅婉丽若出水之芙蓉,这种美要用宁静的心才能去感受,用真诚的,纯粹的情感才能领悟。孔子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21]。“道”的概念即自由,无拘的思维形态。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即器以载道[22]。通过形态语言传递出一定的趣味和观念,体现出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功能。这里的”器“不是指具体的器皿,它已超越了一般日常生活的词意概念。是一种隐喻,意为能力,智慧,包容和思维,这样的生命形态方才有”器“之用。
对犀皮美的欣赏纹式是犀皮的内在生命的意象,色彩是犀皮的外在生命形式,色彩也是生命的表征形态。眼睛是黑的,皮肤有黄有黑,血液是红的,树叶是绿的,天空是蓝的,大地是褐黄的等等。对色彩的感知是生命体生命力的自由呈现,对色彩的感觉是生命体实践生命力的愉悦和丰富。
罗金斯说:“色彩能在人心中唤起永恒的慰藉和欢乐”。安娃.海勒认为:“色彩能够唤起人们自然的,无意识的反应的联想”。人类的情感是远远多于色彩的,色彩并具有象征文化,政治,传统,生命及创造性等等表征意义。以线纹和色彩作为犀皮漆艺术造型的媒介语言,表达人的内在情感和思维活动,用以提升精神的丰富蕴含是艺术美的作用。犀皮漆艺术以丰富的色彩蕴含和变化形式是由艺术家对自然生命的观照体悟获得的。
犀皮漆艺术独特语境的情感表述方式,充分的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谐有序而又各领风骚,诡谲的纹饰是犀皮的图谱,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交媾多变是天人合一,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是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这是犀皮漆艺术的本质语义。古人说:“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出入有无生死者,道也”
生命是一个过程,不仅仅只是生和死,人类的生和死若没有艺术和文化的参与,没有美的点点滴滴的渗透,那也仅仅是一次生化物理的生成和消解,讨论生命将毫无意义。人类历史一路走来,无数的先知先觉们创造了繁若天星的文化和艺术,陶冶了人的情操,丰富了生命的意蕴。但生活却总是那么的坷坎而充满纷挣,我们能否克服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生活充满艺术内在的和谐和缤纷?人啊,认识你自己,才能正确的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这个丰富复杂的群体,以造物之心接纳万物的更替,万物本来平等,却被人心做出了许多等级和区别,有了分别也就有了纷挣和对立。就如一个盒子,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存放东西的物件,那它也就仅仅是只盒子,但你如认知它背后的工艺,观念和成因!甚至更深入的了解它为什么是这个形状而不是那个形状,你就能认识到盒子背后制造着内在的思维,观念和情感的隐含。
七彩犀皮如此丰富美艳,纹饰的诡谲攫扬的视觉美感,旨在寄寓化凝滞为流畅,喻生命而说人生。
人是自然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是二元合一的独立载体。通过色彩的重叠,遮盖,显现强化线纹的形态感获得一种犀皮纹饰图式造型的二维幻象,体现人类心灵和自然世界的丰富性,交互性和复杂的,变动的相互渗透。是犀皮漆艺术的艺术目的。一直以来人们都强调艺术是心灵的写照和表现形式,但一直也缺少发端于内在心灵的,直观的,联系的,情感的表达形式。
漆从何来?
老漆树
割漆人
收集生漆
回收生漆
漆树新芽
本文获得罗献兵老师授权
转载注明:善物阁艺术平台
善物阁艺术平台·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