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阿胶出东阿,
理血圣药传千年。
解圣药之谜,
为百姓健康。
本期概述:
老董说阿胶,今天我们说一说,阿胶作为嫁妆的来源是什么?
婚嫁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变化。像古代时,富庶人家往往会陪嫁土地、瓷器;七八十年代时,就会有自行车、缝纫机等日常用物;到二十一世纪,很多家庭就会为孩子陪嫁车、房等物质了。
但是千百年来,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女儿的嫁妆清单里,经常能看到阿胶,这是为什么呢?
以阿胶作为陪嫁品是古来有之。相传,贞观15年,大唐与吐蕃联姻,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唐太宗为文成公主准备的嫁妆就极尽奢华。除了有与加强与西藏交流的书籍经典、佛像珍宝、绫罗绸缎、车马牛羊之外还有阿胶。
直到现在,江浙湘赣一带的民间百姓在婚嫁时还保留着以阿胶作为嫁妆的习俗。
晚唐时代的《酉阳杂俎》中就有关于阿胶作嫁妆的记载,说“婚礼纳采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米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古时的嫁妆往往都含有美好的寓意,比如“合欢”就有“夫妻好合,永远恩爱”的象征;“阿胶”与“干漆”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在嫁妆中有“如胶似漆”之意。
以上是取其字面的含义,其实从功效来讲,阿胶做为嫁妆还有更大的寓意。
首先,阿胶能够补血养血,使体内血流通畅,滋润人体器官、皮肤、毛发等,使人精力充沛、皮肤细腻、面色红润、头发乌黑亮丽,使女方保持青春美丽,间接促进夫妻间的感情。
第二,阿胶对备孕也是有很大的益处的。阿胶能调经补血,经常食用阿胶能够营造健康的受孕环境,所以,阿胶作为嫁妆还有早生贵子的祝福。
虽然时代的变化导致许多事物改变,但是阿胶作为嫁妆的风俗一直被保留下来。而现在,更多时候阿胶已经成为父母对儿女的关爱以及儿女对父母表达孝心的载体,成为感情维系的纽带。
老董说阿胶,本期到此结束。
《老董说阿胶》
每周五定时更新,敬请期待!
董书光男年9月1日生,山东东阿人,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原厦门大学药学院兼职教授,现任东阿国胶堂总经理、世中联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多年来,董书光带领他的团队在阿胶文化营销、阿胶历史验方与医案研究、阿胶增值服务标准化、阿胶生产工艺传承与创新、DNA质控技术在中药行业的应用等方面有突出研究,自主编写《文化营销与中医药发展实践》、《阿胶医方医案全集》、《阿胶上下三千年》等著作,主导成立“道地药材推广联盟”,为阿胶乃至中药产业良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被业界称为“阿胶安全卫士”、“阿胶行业意见领袖”、“中国DNA检测阿胶的倡导者与领导者”。
本文来源:东阿国胶堂,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