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奈良(Nara),首先想到的是奈良公园中饲养着的小鹿(它们可是被认作是神的使者!),和众多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寺庙。
自奈良城中坐电车西行,过法华寺、平城宫遗址,霭霭烟岚中远望见南面三轮山、多武峰、吉野山、香久山与金刚山,都是和歌中时常歌咏的山名。将近五条的地方叫做西之京,人烟荒疏,能看见白云苍梧间的寺塔。自药师寺外墙步行而过,迈过清浅的秋篠川,唐招提寺的正南门就在眼前。
公元年,作为遣唐使入唐的留学僧荣睿和普照,访求多年,邀请鉴真渡日传授戒律。
鉴真欣然应请,决意东渡。虽遭遇多方阻扰及海上恶浪,10多年间,鉴真历尽艰辛,经历5次失败,双目失明,最终于年成功抵达日本。
公元年,唐天宝十三年,日本天平胜宝六年,鉴真终于抵达日本当时的首都奈良。就在这一年,他在东大寺大佛殿前庭特设戒坛,召开日本首度正式授戒会。鉴真于东大寺大佛殿前设戒坛,包括圣武太上天皇、光明皇太后、孝谦天皇在内的人均受菩萨戒。他带去的佛经、药材,乃至唐土的花种,皆对日本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据《续日本纪》载,公元年(天平宝字三年),鉴真接受朝廷赐予的新田部亲王之旧宅邸,在此造立伽蓝,寺名“招提”,即私造寺院之意。也就是后来的日本律宗总本山唐招提寺。鉴真去世后,弟子继承其遗志,继续构筑。弘仁元年()方始完成。
唐招提寺金堂是现存唯一一座奈良时代建立的寺院金堂,广七间,深四间,廊下环绕金柱一周。内部须弥坛中央是干漆卢舍那佛坐像。其东侧为木心干漆药师如来立像,西侧为木心干漆千手观音菩萨立像,均为国宝。其余有六尊天部像。天井与正面板扉绘以华彩绚烂的纹样与佛像,美得令人屏息。
5年后,鉴真受赐新田部亲王的旧地作为戒律讲学之所,年开设唐招提寺。唐招提寺的讲堂是由朝廷赐予的平城宫东朝集殿移建改造而成,是现存唯一的奈良时代的宫殿建筑。
被众多文人墨客盛赞的金堂,建于鉴真圆寂之后的年。据清泉女子大学的教授介绍说金堂的建造计划大部分是由鉴真完成。
金堂的建造由鉴真的弟子安如宝操刀,处处体现了鉴真的思想。开放式的金堂内安放着卢舍那佛坐像、千手观音菩萨立像药师如来立像,东大寺法华堂相对封闭,内部密集着多座佛像,各具特色。
雄大的金堂内,悠然安坐的卢舍那佛。两侧分别为药师如来像与高达5m的千手观音像,氛围庄重而肃穆。
一座寺院有时候就是一座墓碑,主人不在了,但它还要继续肩负着岁月的使命,去试图见证永恒。
奈良不是一座大城市,在这里有辆自行车就够用了,唐招提寺正门外的食堂散发着一种油豆腐甜腐的气味,让人很容易在中午困倦。院墙外巨大的古松都是用稻草编织的裙子精致保护的。南大门后,白沙参道的尽头就是唐招提寺的金堂。金堂前八根巨大的廊柱隔出七个空间,“七”是个吉利数字。
御影堂的光线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流淌多年
全部斗拱木结构的建筑外表气势宏大,简洁有力,屋檐凝重而修长,末端高挑有度,在视线上平衡安稳而又不失灵动,仿佛象征着一个王朝的自信内敛。古老的木门木柱都没有雕饰和油漆,纯木的表面洁净无光。
堂内昏暗的进深处,须弥上分别供着日本的国宝干漆卢舍那、药师琉璃王如来和千手观音。公元-年,奈良是日本的首都,名为“平成京”。那时正是佛教进入日本的时代,奈良作为政治文化首都和日本人的精神故乡,对后来的日本影响至深。
更重要的是,奈良以中国长安为范本,作为丝绸之路的东端,保存了中国的文化精髓。有人说,今天要是你想看到大唐长安,就去日本的奈良。唐代木构殿堂在中国也仅余两处——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反观奈良的唐招提寺的金堂,它们形如手足。
鉴真干漆像
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肖像雕刻。细致到连睫毛均一根根刻画,写实地表现出名僧坚韧与高尚的精神。
梁思成先生曾道:“对于中国唐代建筑的研究来说,没有比唐招提寺金堂更好的借鉴了。”
始终没人能明白鉴真为什么会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异乡。日本的长屋王敬仰佛法,在送给这位中国僧人的袈裟上绣了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为了这个缘,鉴真和尚发过誓,这是一个受戒僧人的承诺,他必须做到,这个承诺让他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有没有一种花可以追忆大师的年华
这里逐渐成为日本的最高佛学院。鉴真年迈,回国无望,自此远离红尘,静心传道养花。年,鉴真面向故乡大唐和象征极乐世界的西方端坐圆寂。奈良的王宫平成宫经过千年的时间洪流已经不复存在,大唐长安的繁荣盛世也只在传说中,凝固在文字中,只供追忆,而唐招提寺的金堂保存到今天,却犹如时间的方舟。年,唐招提寺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在寺院后面的庭院深处,来自鉴真故乡扬州的白色琼花与紫藤,在寂静一片的夕阳中开得正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整理:TERRY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