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会书法,但你应该懂点书香传香周

香墨,当你在练书法时,亦或是在欣赏未经装裱的书画作品时,你是否静下心来感受过那丝丝缕缕。

“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当然,佳墨与香药也就密不可分,文人爱香,不但要时而焚,还要常有暗香浮动,于是有香囊悬肘后,暗香盈袖之说。书中、墨中亦是如此,集审美与实用于一体。

据一收藏类媒体报道,去年在清宫御赏文玩专场,保利拍卖成交的清乾隆“龙香”御墨十方拍出万元高价,收藏市场重启名墨价值。

笔墨纸砚,是传统的文房四宝。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科技的发达,连纸笔都已经逐渐被电脑所取代。墨条,在一般民众的书房里,更是几乎绝迹。

以香入墨在古代的运用很多,古人喜在墨中添入麝香、龙脑、丁香等香药,一则芳香醒神、增风雅之气,二则改善墨的品质,还能为书画辟虫。

如唐代书法家欧阳通每次创作都以麝香方下笔;南唐官吏韩熙载专程找来匠人为其制墨“麝香月”又名“元中子”。有墨仙之称的宋人潘谷制有“松丸”、“狻猊”等墨,其墨“香彻筋骨,研磨至尽,而香不败”。

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记载的制墨配方:“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漫作挺,火烟上熏之,一月可使。”;宋代文人张遇以油烟、麝香、樟脑、金箔制墨,状如钱子,因以闻名。明代文学家屠隆以芸香、麝香、樟脑来避虫;明末制墨名家吴叔大以桐油、胶、碎金、麝香为料,捣一万杵,而使墨光似漆,坚致如玉,因以扬名。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墨远在新石器时代,那时墨已与人的生活不可分割。墨是我国古代绘画,书法艺术的主导,历代墨的繁荣使得墨成为中国的象征。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它不仅实用,而且也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此文为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我们,谢谢!责任编辑:樊慧)

传香周品香聚的美好,源于聪慧的心,仿古人之雅境亦可,开今之文化品位也行。无论您是香文化爱好者还是传播者,都可以将您对香的理解或心得体会与更多爱香之人分享。您可加小编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