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百科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大师小匠

「讲好非遗故事照亮品牌传承」

非遗百科

百匠风采

非遗展讯

行业动态

服务合作

年,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干漆夹苎佛像

  天台县位于浙江中东部,境内有天台山、大雷山两大山脉,山峰高耸,树木茂密,物产丰富,盛产山漆、苎麻、香樟等天然原材料。自古以来,手工业较为发达。干漆夹苎工艺是天台民间工匠早已应用的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以山漆、苎麻、香樟木为主要原料,它能综合的体现出雕刻、彩绘等领域的艺术家在一件作品上发挥出共同的艺术魅力。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早在东晋以前就已在民间应用,并流传到周边地区。到唐朝,台州开元寺思托和尚跟随鉴真东渡日本,把天台干漆夹苎技艺带到日本。鉴真圆寂后,思托就是用干漆夹苎技艺制作鉴真坐像,这是日本历史上最珍贵的雕像。

干漆夹苎佛像制作

  由于干漆夹苎技艺一直只限于民间工匠的师承相传,技艺的传授靠的是师徒的口传身教,没有形成文字,全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才能掌握。历史上未能形成较大的制作规模。解放以前,由于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民间的干漆夹苎工匠纷纷改行,使得这门工艺处于几乎失传的状况。解放初,只有极少的民间工匠还熟谙此技艺。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干漆夹苎,从字面上看,漆、苎是材料,而干、夹则是工序。其实干漆夹苎技艺远不止两种材料,两道工序。它要用13种天然原料,经过夹苎、包粘、打磨、上漆、贴金、彩绘等48道工艺流程才能完成,如此包装过的造像方能经得住千余年的寒暑往来,不开裂,不变形。

干漆夹苎佛像

  干漆夹苎的成品主要用于佛教造像,宫殿、庙宇建筑物的装饰、保护及民间器材的制作,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最能体现干漆夹苎成就的是用该工艺制成的木雕佛像,既保持木雕的纹路细腻、线条流畅,又使佛像造型更具有神韵。其代表作除鉴真坐像外,还有供奉于日本清淳寺的由宋代张延皎、延裘兄弟所作的释迦牟尼像,现存天台山万年寺的由谢秀旺年所作的观音像及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汤春甫于年所作的释迦牟尼像。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汤春甫

  20世纪80年代,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汤春甫组织工匠,对散落在民间的濒临失传的干漆夹苎技艺进行挖掘、整理,总结出用传统方法提炼13种原材料的48道工艺流程,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代表作“千手观音”佛像荣获年全国工艺美术“世纪杯”大展金奖,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干漆夹苎千手观音(故宫博物院藏)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不仅有重要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而且在修复古建筑、古文物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实用价值,能达到整旧如旧的效果。

干漆夹苎释迦牟尼

  干漆夹苎工艺是天台民间工匠早已应用的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它能综合的体现出雕刻、彩绘等领域的艺术家在一件作品上发挥出共同的艺术魅力。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技艺,它见证了历史,为天台山的佛教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原料选取、加工提炼、到工艺制作,程序复杂,每一道工序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它身上凝聚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包含了丰富的科技内涵,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推荐阅读

《延禧攻略》大火!不仅画面美哭,竟还藏这么多非遗,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风!

非遗名家

喻湘涟:一甲子捏泥,一甲子变迁

非遗名家

宋世义:燕京八绝中的玉雕大师

非遗学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非遗保护

非遗百科

象牙雕刻,方寸见真功!

文化传承

香囊,越千年而未泯的芳香

非遗百科

根雕技艺,诠释东方神韵

雕花,中国建筑上最浪漫的气质

国礼鉴赏——《雀之翎》

国礼鉴赏——《日月同辉》

—TheEnd—

如果你也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3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