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乡活力涌动乡村振兴的ldquo

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更具档次品味、绿色产业加快崛起、田园生活留住最美的乡愁……连年来,自流井区乡村振兴方兴未艾。近郊型全域性特色模式独具一帜,乡间田野盛开产业之花、创新之花、文明之花,广大群众共同走上奔康之路。

狠抓项目强支撑

实现基础坚实的振兴

始终坚持“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支撑能力和发展品质。

基础设施强覆盖。新建加宽村组道路、修建入户道路、改善提升县乡道路,通村达组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占比46.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电商平台益农信息网络点,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广播“村村响”、有线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4G网络实现区域全覆盖,全区通电、通天然气、通自来水村民小组%,乡镇建有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尤其是随着总投入高达6亿元的G旅游快速通道全线贯通,总投资4.32亿元的狸狐洞水库完成分步验收,以及垃圾压缩中转站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全区城乡融合的发展骨架更加健全,振兴基础更加坚实。

新兴业态强培育。打造以尖山乡村振兴示范区、仲权彩灯特色小镇、舒坪春风桃源小镇、漆树颐养小镇、农团养心森林小镇为主架,农业产业类、休闲旅游类、文化创意类项目为支撑的“一躯干、多支撑”发展格局。目前尖山风景区已完成景观改造提升、浮空栈道、“1+6”公共服务阵地及区域景观、滨湖木屋等项目。飞龙峡镇已建成颐养小镇基础景观打造、一期展示厅,新国田园综合体天心窝酒店基本完工。仲权镇已建成灯之源广场、德铭路、卢德铭故居,卢德铭纪念馆即将竣工。美丽经济成效显现,年全区吸纳游客.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33亿元。

公共服务强供给。以“菜单式服务”方式落实以群众为主体的文化服务机制,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落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积极化解大班额,全市率先完成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班级全覆盖,连续两年国家教育督导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全省第一。市区医院积极建立医疗共同体,每千乡村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全市第一,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城乡低保人均补差额全市第一。

狠抓产业强经济

实现动力充沛的振兴

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区委书记、区长负责制,积极实施产业扶贫,让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切实成为乡村振兴最大受益者和积极参与者。

强化功能分区。荣边镇集中连片打造农旅结合产业集群,入围全市唯一“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乡镇”。仲权镇规划4.4平方公里,建设国家级彩灯特色小镇。飞龙峡镇重点实施田园综合体、森林康养小镇等重点项目,主打康养产业。

注重园区引领。推动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西南(自贡)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发挥其产业融合、产业延链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中计划总投资28亿元的川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占地亩,一期已建成运营,正成为自流井区农副产品批发零售交易中心,随着二三期投入,其对推动全区、全市乃至川南乡村振兴更具有重大作用。单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设立园区专项资金,整合实施万以上重点项目,已建成柑橘、葡萄、李子、黄桃、猕猴桃及优质水产等产业2.2万亩。

坚持龙头带动。依托中农联集团、特驱公司、四川丰收农业、拾翠园生态农业、天健生物、刀刀爽、百味斋等龙头,创新开发“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签订订单合同,实施产业扶贫,形成农产品及其生产、加工、销售与文化旅游有效嫁接。培育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大认定“三品一标”,创成自贡冷吃兔国家地标(价值达36亿元)。预计本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2万元,再创新高。

狠抓生态强绿色

实现品质优异的振兴

坚持整治与保护并重,提升宜居品质,增强区域价值。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市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确定市场化运营公司实现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村聚居点均配套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66.67%。深化厕所革命,完成卫生厕所改造户,建成农村公共厕所36座。改建农家大院、中心村,完成农房风貌塑造0余户。

实施全域绿化工程。深入实施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和乡村绿化,尖山景观道路两旁种植桃树3万余株,完成金鱼河亩节点水系绿化、“一江两河”绿色长廊9.3公里水系绿化,积极新增乡村造林、改造低产低效林,构建起点、线、面一体推进的全域绿化体系。

实施绿色安全种养。积极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负增长行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1%,全区化肥用量减少15.22%。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用量减少16.04%。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回收处置工作,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5.1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率71.6%(入驻家)。完成东生养猪场、康源养猪场和俏杨柳兔场标准化改扩建。优质畅通田间与城市餐桌的能力得以加强。

狠抓人文强内涵

实现文化浓郁的振兴

尖山乡村振兴示范区定位的“诗意尖山,寻梦天堂”“把生活过成诗一样的地方”,其本身就是城乡共融的文化创造。

特色文化主推“诗会”品牌。在新春欢乐季、飞龙峡桃花生态旅游节、尖山桃花诗会、国际诗歌周等节会大力植入诗歌元素,凸显“诗会”品牌效应,吸引有文化情怀的“城里人”集聚。

传统文化主推“乡邻”家园。大力挖掘“和为贵”“远亲不如近邻”等传统文脉,实施道德模范评议、孝儿孝媳评选、文明家庭表彰、家风家训晾晒等德治工程,汇聚乡贤力量,培育和弘扬文明乡风,使乡村成为有灵魂有温度的文明家园。

农耕文化主推“田园”牧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几千年中国人心中最美的乡愁。在“人”适度集居的同时,建设“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田园自然村落,打造乡愁大地景观,民居变民宿,民宿变民俗,让体验式农耕文化方兴未艾,使更多的都市人愿意来、留得住。

编辑:江淘校对:章子轩审核:尚永高

图文来源:区委办、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白癜风最佳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4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