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习一医院整理总结出来的一套便于记忆的中药学习方法。这里是一个适合所有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的平台。本方法集图文、鉴定、炮制、相似药性鉴别等为一体,实时
干姜别名白姜。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附子别名附片。性味: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干姜和附子共性为:辛热之品,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用于亡阳证和脾胃有寒证。干姜能走能守,回阳救逆之功逊于附子,长于温中散寒,兼能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冷泻及寒饮喘咳等证。附子走而不守,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并可助阳补火,散寒止痛,用于阳虚证及寒湿痹证。
3别名白姜、均姜、干生姜
4产地四川、湖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地。
5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有的具短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6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7性能特点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8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9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10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止服用。
11现代研究干姜含挥发油,主成分为姜烯酮、α-姜黄烯(α-curcumene)、姜烯(Zingiberene)、6-姜辣醇、龙脑、柠檬醛等。
12药理干姜能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本品成分还可麻醉降温。
13中药经典附方1、治心痛不可忍:姜黄(微炒)、当归(切,焙)各一两,木香、乌药(微炒)各半两。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茱萸醋汤调下。(《圣济总录》姜黄散)
2、治九种心痛,发作无时,及虫痛不可忍者:姜黄三分,槟榔半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半两,石灰(炒令黄色)一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姜黄散)
3、治胃炎,胆道炎,腹胀闷,疼痛,呕吐,黄疸:姜黄一钱五分,黄连六分,肉桂三分,延胡索一钱二分,广郁金一钱五分,绵茵陈一钱五分。水煎服。(《现代实用中药》)
4、治臂背痛,非风非痰:姜黄、甘草、羌活各一两,白术二两。每服一两,水煎。腰以下痛,加海桐皮、当归、芍药。(《赤水玄珠》姜黄散)
14老师留作业:明天一味学中药
小提示:性味: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动力?源于您对我们的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治白癜风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