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废弃的砖头搓成005毫米的细丝,盘

眼前这条气宇轩昂的金龙,仔细看去,原来是用一条条金丝缠绕而成。你想不到的是,这“金丝”,它的主要材料竟然是废弃的砖块。

▲蔡氏漆线雕作品

在福建厦门,有这么一位老人,他把流传了多年佛雕装饰技艺——“妆佛”,请下神坛,把它用在瓷瓶、瓷盘,甚至鸡蛋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漆线雕”。

▲蔡水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漆线雕技艺传承人

▲8寸结晶龙凤葫芦瓜瓶

谁也想不到,华丽漆线的主要材料是砖块。

▲这砖块很有讲究,绝不能用新砖,必须是质地松软的陈年生砖,甚至可以从坍塌的砖房里取材。

将砖泡在大水缸内,让它自然沉淀,仅取漂在上层的极细颗粒。

▲要用筛斗过滤均匀,因为任何一颗较粗的颗粒,都会毁了整幅作品。

砖粉晒干后,与大漆和桐油混合,经过数小时的反复捶打,方能得到柔韧的漆线泥。

▲大漆与桐油

▲捶打漆线泥

▲经充分捶打后的漆线泥

线泥

根据作品需要,揉搓成不同粗细的漆线。

▲揉搓漆线,最细竟可以搓成直径0.05毫米的细丝

线

线条是这门手艺的灵魂。盘线之时虽然要打底稿,但大局的掌控还是有赖艺人的腹稿。

▲盘绕技艺犹如绣花,容不得一丝手抖。

▲轻挑慢捻中,柔韧细腻的漆线在器皿上幻化成龙凤、祥云、团花、锦绣等纹饰,全靠匠人敏锐的手眼心法。

蔡氏漆线雕通过盘、缠、结、绕、堆、叠,塑造出各式浮凸的图形,而细节处的装饰不过黄豆般大小。

▲祥云纹

▲水波纹

▲缠枝纹

▲锦绣纹

▲蔡氏漆线雕一般取金箔中成色最好的南京产足赤金。

贴金箔前,需在相应部位刷上桐油,而后搁置一夜,时间不可长也不可短。

▲金箔需用小镊子和细毛笔配合贴上,一个中等大的花瓶通常需要张金箔。

洗金过程,更是需要艺人小心翼翼。有些人的作品多年闪亮,而有些人的作品三两年就黯淡无光,与手法、力道都有直接关系。

▲浮凸的龙形为“蔡氏漆线雕”独有,具有玲珑跳跃的美感。一个2寸九龙盘,需要3到5天的时间制作。

在蔡水况之前,漆线雕工艺主要用于闽南的佛像制作。

▲98年,蔡水况制作南普陀寺的四大金刚雕像,历时2年完成。

年广交会上,为了打开国际市场,蔡水况在一枚成本仅5元的蛋壳上盘绕漆线,却意想不到卖出了7元的高价。

▲售出7元高价的龙纹漆线蛋,当时的人均生活费一个月也才20-30元。

订单源源不断,“漆线雕”成为厦门的创汇大户,也因此扬名天下。然而就在修复南普陀后,面对云涌的经济大潮,蔡水况却在44岁那年,毅然选择停薪留职。他闭关0年,创作了2套集“漆线妆佛”技艺之大成的作品。

▲蔡水况漆线雕作品——叶公好龙

▲蔡水况漆线雕作品——飞云铺

为使作品永久保存,他采用耐酸、耐热、耐水的青干漆,却被青漆毒倒,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栩栩如生的人物甲胄装饰

他在这期间创作的作品《哪吒试法》,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蔡水况和他的作品《哪咤闹海》

如今,“蔡氏漆线雕”已经成为厦门的一张名片,曾馈赠多个国家级元首。

▲一件印有蔡水况印章的“龙之魂”作品,市场价高达2万。

现在的蔡水况却停止了创作,他突破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广收徒弟,培养蔡氏漆线雕的第3代传人。

厦门有几十家企业从事漆线雕生产,有近千人从艺。但有少数完全不含漆线工艺,甚至是树脂倒模的产品,混杂于市场,让蔡水况心有隐忧。

▲蔡氏漆线雕作品

传统并不存在桎梏,但如果丢了内在灵魂和匠人初心,技艺将失去安身立命的基础。

-end-

文章来源于神州匠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告知删除。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白癜风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